悲。但我又知道这必须深入山林,坐古树下,静观默想,得天眼通,离人间愈远遥,而知人间也愈深,愈广;于是凡有言说,也愈高,愈大;于是而为天人师。我幼时虽曾梦想飞空,但至今还在地上,救小创伤尚且不及,那有余暇使心开意豁,立论都公允妥洽,平正通达,像‘正人君子’一般;正如沾水小蜂,只在泥土上爬来爬去,万不敢比附洋楼中的通人,但也自有悲苦愤激,决非洋楼中的通人所能领会。Р…………?“现在是一年的尽头的深夜,深得这夜将尽了,我的生命,至少是一部分的生命,已经耗费在写这些无聊的东西中,而我所获得的,乃是我自己的灵魂的荒凉和粗糙。但是我并不惧惮这些,也不想遮盖这些,而且实在有些爱他们了,因为这是我转辗而生活于风沙中的瘢痕。凡有自己也觉得在风沙中转辗而生活着的,会知道这意思。Р可从说《野草》真实记录了鲁迅在五四退潮以后充满矛盾痛苦,同时又坚持韧性战斗的心灵历程。? ?钱理群:“在某种程度上,这正是鲁迅心灵深处的呼唤”。Р二、《野草》的主题思想Р(一)韧性战斗的哲学?《聪明人和傻子和奴才》:改变的艰难。?要坚持长期战斗,深层韧性的战斗。?壕堑战,青皮精神?《秋夜》:枣树的韧性斗争?《过客》:疲惫困顿但倔强前行的执着?《这样的战士》:永不休止,举起投枪?《淡淡的血痕中》:叛逆的猛士屹立着。Р(二)反抗绝望的哲学?《过客》:明知前面是坟,仍要走下去。?《影的告别》:选择独自走进黑暗之中,选择“无”,勇敢承担“无”。?《求乞者》:无所为与沉默求乞。?《希望》:肉搏空虚中的暗夜。Р(三)向麻木复仇的哲学?《复仇》:向旁观者复仇。?《复仇》(其二):先觉者与庸众的对立。Р(四)对人类生存困境的终极性思考,对人类生存的最后底线的追索。?其中大致可分为三个层次。Р1、如何面对自我:?《影的告别》:对既有的一切的拒绝;“我”的自觉意识;承担虚无。?其中深刻的灵魂告白说明了作者内在的痛苦矛盾及自我的怀疑和分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