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

雨季不再来

上传者:梦&殇 |  格式:ppt  |  页数:17 |  大小:805KB

文档介绍
梦想的追求如此,对爱情的追求亦是。?在《雨季不再来》中,三毛用稚嫩的笔,借少女帕卡的悲剧性格说明了自己灰暗寂寞的少女生活。童年的记忆无论怎么努力也无法抹灭,也许在三毛心里,外面的雨一直在下,而她自己又心甘情愿地让雨水湿透自己,让寂寞浸透自己,终其一生也无法摆脱这种寂寞。这是一种怎样的人生?我们能读懂她的文章,却读不懂她的孤独。?三毛曾在《极乐鸟》里说过“我羡慕你说你已生根在那块陌生的土地上。我是永远不会有根的。以前总以为你是个同类,现在看看好像又不是了。”三毛的后半生是在流浪中度过的,流浪的日子里,写作成为了她唯一的寄托。终年漂泊的生涯让她常年压抑的心灵得以释放,也让我们看到了别样的雨季作品。而她也凭借着一系列的写实小说,成功地掀起了一股流浪文学的潮流。Р安逸在家的人,“流浪”是心底的梦,看看外面的世界,是永远的渴望。望梅虽然不能止渴,但可以生津。三毛的周游列国,异域的生活让读者羡慕。其实在《雨季不再来》中,三毛的流浪文学已经初见端倪了。全书的后半部分用自传性的体裁,纪实性的笔端向我们展示了一幅幅生动的画面,但却有一种“诗意的苍凉”。她的足迹遍及世界各地(约59个国家),经受着异民族的“文化惊骇”。她的散文式的记述更增添了这些文化对我们读者的惊骇。在《雨季不再来》中,这样的纪实性散文虽不多,但却也不失三毛特有的语言风格:朴实却幽默,生动而感人;自然真挚,以真动人。?而在她后来的文学创作中,这种纪实性的流浪文学仍占其作品的大比例。,如《哭泣的骆驼》、《撒哈拉沙漠》等。这些作品中有的没有一个完整的情节,是由一个个零碎的生活片断组成,但它们仍富有传奇色彩。这与三毛的创作风格是分不开的。三毛明确宣称,她的写作是“游于艺”,“写作只是我的游戏之一”、“用最白话的字来说就是玩。”以玩的心态来创作,即使再枯燥的生活在她的笔下也不会索然无味,而事实却是这些异域生活拥有着曲折离奇的艺术魅力。

收藏

分享

举报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