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胜利时,便充分考虑了环境因素对被采访对象心理的影响。他们根据不同的场景,设计不同的采访问题,共分四个阶段和场景来进行:?——在一条离村的小路边(张胜利童年讨饭常走之路)采访张胜利的童年生活,背后是幽幽山谷,面前是山村;?——在张胜利办公室的书桌旁采访他在上海的读书生活,墙上的镜框中挂满了那时的照片;?——同张胜利一起到10公里外取水的山谷中,采访当前遇到的种种困难;?——在村边的石头上采访他未来的打算和对生活的憧憬。不经意一扭头,他就可以瞥到桃木疙瘩希望小学院内高高飘动着的红旗。Р4、还原现场Р 如果记者事后进行报道,或者因条件限制无法到达现场,也同样可以通过细致、扎实地采访逐渐还原现场。这种“还原”的实现有几个基本要求:一是找到曾经目击现场的人;二是尽可能细致地提问。只有通过极其细致入微的采访,才可能在报道中对现场加以“还原”,让读者体验身临其境的阅读感受。这种还原需要记者采访时,脑海中有强烈的“镜头感”:是不是根据采访对象的描绘能够在脑海中对现场加以再现,还有哪个镜头比较“模糊”需要补充采访……记者必须先于读者熟知现场,才能再传达给读者。Р 记者南香红便有这样一种让同事叹服的本事。对于那些无法去现场的报道,她可以通过细致而耐心的采访,在报道中呈现出非常强的现场感。“要想文章不枯燥就得不厌其烦地问。”她撰写的报道《野马危急》让读者感觉她一直在跟随野马中心的搜救队似的。“文中所有的细节和场景都使我从经历现场的采访对象那里掏出来的,这完全看你的采访技巧。”她努力想象可能会发生的细节,比如,大沙漠里怎么辨别方向。她问野马中心主任:你有没有迷路?回答说:迷路了。继续问:那如何辨别方向?回答是:下车,用大衣罩着,趴下,用打火机看雪下的草。于是,这个细节就有了。采访中,她需要设想当时会有哪些场景,要知道当时发生了什么。“因为我没有看到,就象看电影一样,要他们用语言给我‘放’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