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人工裂缝监测原理? 1.3 微地震源定位Р第一章人工裂缝监测原理Р2.1 裂缝扩展机制?2.2 微地震信号强度预测?2.3 微地震信号识别?2.4 软件功能Р第二章地震波传播理论Р3.1 测试裂缝与进水裂缝比较? 3.2 置信度分析Р第三章裂缝尺度讨论与置信度分析Р4.1 人工裂缝监测?4.2 人工裂缝转向监测?4.3 注水前缘监测?4.4 采油波及区监测?4.5 对井井底连通监测?4.6 核废料处理过程中的微地震监测Р第四章实际应用领域Р自本系统开发成功以后,我们在不同领域成功地应用了这项技术。Р5.1 辽河曙2-3-33井人工裂缝监测结果及分析?5.2 中原油田卫357井压裂转向监测?5.3 华北油田注水监测?5.4 对井井底连通实例?5.5 核废料处理监测?5.6 堵水、调剖前后的微地震监测?5.7 爆破压裂监测?5.8 二氧化碳压裂监测Р第五章实例应用Р6.1 复测井监测结果?6.2 本技术可靠的最直接证明?6.3 对比监测实例Р第六章可靠性检验Р附录1 电路原理图?附录2 电路图?附录3 程序使用说明?附录4 设备外观图?附录5 相关的理论文章Р附录Р前言Р在现有研发水平上,参照国际先进水平,研发人工裂缝实时监测系统。该系统的研究目标是:参照国际上的最新研究成果,以监测微地震方法,现场即时给出人工裂缝形态(方位,长度,参考性高度,产状)及延伸过程。为油田压裂设计,压裂质量判断,注水前缘分析提供及时依据。? 该项工作于2001年1月份启动,2001年6月份进入现场,2001年10月份取得第一次成功观测,提出项目的改进目标。2001年10月至2001年12月份根据观测中发现的问题改进硬件,2002年2月份改进后的软件观测成功。之后,完善软件功能,2002年6月分项目完成,2002年8月分项目通过评审验收,整个项目研制历时二十个月(项目验收评委及意见见附录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