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灸不精,灸足三里。”称为“长寿穴”。?王焘《外台秘要》提出“医之大术,宜深体之,要中只要,无过次术”。?唐代灸法已经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科学,并出现施行灸法为业的专业灸师。?宋朝针灸家王执中《针灸资生经》以灸法为主。?南宋窦材《扁鹊心书》中记载用“睡圣散”麻醉施灸,以减轻火灼之痛,并利用药物贴服穴位,进行天灸、自灸为后世以药物代灸奠定基础,并提出长灸关元、气海、中脘可延年益寿。Р6Р灸法的起源、形成和发展Р金元时期——刘河涧提出“骨热‥灸百会、大椎”?罗天益则主张用灸疗温补中焦,多取气海、中脘、足三里施灸,认为可以“生发元气”、“滋荣百脉”等。?元代危亦林《世医得效方》施灸提出因病症、部位而用竹筋大、麦粒大、绿豆大、雀粪大“大小以意斟量”,灵活施灸,且多数用七壮、二七壮、三五壮等。Р宋朝《扁鹊心书》记载了一个关于艾灸故事。有一位叫王超的军人,后来成为江湖大盗,年轻时曾遇高人传授养生秘术,虽年已九十岁,但身体强壮,体力异于常人,“精彩丰腴”,精力旺盛, 神采飞扬,肌肉丰满有弹性。。。? 可惜后来因作了很多恶事,被收监斩首,临行刑前,斩刑官员好奇地问他:“您是否有什么奇异的方术?”王超回答说:"无也,惟火力耳,每夏秋之交,即灼关元千炷艾,久久不畏寒暑,累日不饥。至今脐下如火之暖。岂不闻土成砖。木成炭。千年不朽,皆火也。。。。。Р《扁鹊心书》说艾灸Р元保十五年九月十一日,永代桥的换架竣工仪式上,要推举几位长寿老人从桥上走过,最先走过的是三河水泉村平民百姓满平和其一家三代的六位长寿老人。其中满平242岁,满平妻221岁,满平子万吉196岁,万吉之妻193岁,满平孙万藏151岁,万藏之妻138岁。人们自然十分惊异,纷纷询问“汝家有何术?能长生若是耶?”满平笑而答曰:“惟有祖传三里灸耳”Р 据记载这种方法是唐代我国著名文化使者鉴真大师东渡后,传给日本人的。Р日本《帝国文库》中有一段记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