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

矿区水文地质调查工作方法

上传者:梦溪 |  格式:ppt  |  页数:31 |  大小:2428KB

文档介绍
大泉、地下河出口)“M”作为评价指标,即: M> 6l/sKm2为丰富,M值3~6l/sKm2为中等, M < 3l/sKm2为贪乏。Р(二)基岩裂隙水含水层的富水性指标,以枯季地下迳流模数(M)作为评价指标,即: M >3l/skm2为丰富,M值1~3l/skm2为中等, M <1l/skm2为贪乏。?(三)孔隙水含水层的富水性指标一般情况下以泉水或民井的出水量确定,即: Q > 500m3/d为丰富,Q值100~500m3/d为中等, Q<100m3/d为贪乏。Р(五)地下水的补给、迳流、排泄条件?地下水的补给、迳流、排泄条件,受各种自然因素的综合作用,局部受人为因素的影响,不同的地下水类型是各不相同的。?1、松散岩类孔隙水类型区?地下水的补给源主要为大气降水的渗入补给。由于松散岩类的渗透性强,易吸收降水的入渗补给,但储水能力较差,往往在吸收降水补给后,一部分位于就近沟谷或低洼地带以泉的形式排泄;一部分补给下伏基岩中的地下水。Р2、基岩裂隙水类型区?大气降水的渗入是基岩裂隙水的主要补给来源,补给量的大小与降水量、降水形式及裂隙发育程度、地形坡度和植被发育情况有关。一般裂隙密度大且呈张开状态,地形坡度小,植被茂盛者,降水停滞时间长,渗入补给量较大。反之,补给量较小。?基岩裂隙水迳流途径一般不长,在溪沟的切割条件下,常以泉的形式排泄,地形切割越大,泉的出露频度亦大,但单个泉的流量较小。Р3、岩溶水类型区?岩溶地下水的补给、迳流、排泄条件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由于地层及岩性的组合关系,地质构造、水文网与地貌在空间上的组合情况,不仅决定了岩溶地下水的形成与赋存条件,同时也控制了岩溶地下水的补给、迳流、排泄条件。岩溶地下水补给、迳流、排泄条件总体上可归纳为以下几种类型:?(1)石灰岩平缓褶皱深切河谷型;?(2)白云岩平缓褶皱中切沟谷型;?(3)碳酸盐岩平缓向斜纵谷型;

收藏

分享

举报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