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人和阿拉伯人都曾在此居住过。公元前20世纪前后,闪米特族的迦南人是巴勒斯坦最早的居民。后来阿拉伯人迁入,并被当地土著人同化,逐渐形成了现代的巴勒斯坦人(巴勒斯坦阿拉伯人)。近代,随着犹太复国主义运动在世界各地兴起,各地的犹太人大批移入巴勒斯坦。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巴勒斯坦沦为英国的“委任统治地”。英国将其分为两部分:即以约旦河为界把巴勒斯坦分为东西两部分,东部称约旦,西部为巴勒斯坦。此后,世界各地各地犹太人开始陆续移居巴勒斯坦地区。在犹太人纷纷涌入巴勒斯坦的过程中,犹太人与当地的巴勒斯坦人发生过多次流血冲突。1947年11月,联合国通过第181号巴勒斯坦分治决议。决议规定,在2.7万平方公里的巴勒斯坦领土上建立犹太国和阿拉伯国,耶路撒冷由联合国管理。1948年5月14日,以色列国宣告成立。由于这项决议遭到巴勒斯坦人以及阿拉伯方面的强烈反对,故未在规定地区内建立阿拉伯国。此后,阿拉伯联盟国家与以色列之间发生了多次战争。以色列通过战争占领了包括耶路撒冷在内的大量的巴勒斯坦领土,数百万巴勒斯坦阿拉伯人被逐出家园,沦为难民。长期以来,以色列在被占领的阿拉伯领土上实施犹太移民政策,大量兴建犹太移民定居点,力求通过改变其占领领土上的人口结构,建立一个大以色列国。为了恢复民族权利,重返家园,巴勒斯坦人开始了武装斗争。1964年5月,巴勒斯坦解放组织成立,其目标就是要在“巴勒斯坦领土上消灭犹太复国主义”。从此,巴勒斯坦开始了反对以色列入侵的武装斗争。除了争夺民族生存空间的矛盾冲突之外,更为深刻的原因是,两个民族都视耶路撒冷为宗教圣地,从而冲突就有了更为坚实的感情和宗教力量,使问题的解决变得更加困难。犹太人表现出来的过分强硬和蛮横为本来可以解决的问题留下了遗憾。巴以争端的主要问题:一是耶路撒冷地位问题;二是边界划分问题;三是犹太人定居点问题;四是难民问题;五是水资源问题。土瓦人(影视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