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

害虫综合治理

上传者:upcfxx |  格式:ppt  |  页数:78 |  大小:0KB

文档介绍
景●19世纪末美国从澳大利亚引进瓢虫防治吹绵蚧——人们对生物防治非常感兴趣。●20世纪40~60年代单一依赖化学药剂产生的“3R”问题越来越突出的情况下提出的。抗药性(Resistance)再猖獗(Resurgence)残毒(Residue)结论:任何依赖单一方法想要解决害虫的防治问题是不可能的。(二)IPM定义的发展1、1967年FAO(罗马)提出的IPM定义:综合治理是对有害生物的一种管理系统,按照有害生物的种群动态及与之相关的环境关系,利用天敌和适当的技术及方法,尽可能不矛盾,使有害生物控制在经济危害水平之下。※开始具有生态学和系统分析的观点2、1975年全国植保工作会议确定“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综合防治:以防作为贯彻植保方针的指导思想,在综合防治中,要以农业防治为基础,因地、因时制宜,合理运用化学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等措施,达到经济、安全、有效地控制病虫害的目的。3、1986年第二次农作物病虫害综合防治学术讨论会含义:综合防治是对有害生物进行科学管理的体系,它以农业生态系总体出发,根据有害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充分发挥自然控制因素的作用,因地制宜协调应用必要的措施,将有害生物控制在经济受害允许水平之下,以获得最佳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三)IPM的特点●1、强调经济阈值并且允许害虫在经济受害允许水平下继续存在;●2、以生态系统为管理单位;●3、充分利用自然控制因素;●4、强调防治措施间的相互协调和综合;●5、强调综合治理体系的动态性;●6、提倡多学科协作;●7、经济利益、社会利益和生态利益全盘考虑。(四)IPM的基本要点1、基础哲学是容忍哲学2、对待化学防治的态度:主张节制用药3、强调充分发挥自然因素对害虫的调控作用4、讲究经济效益5、着重以生态学为原则作为指导害虫防治的策略(五)IPM的3个基本观点1、生态学观点2、经济学观点3、环境保护观点

收藏

分享

举报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