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始有计划地兴建农村饮水工程,组织群众,以一家一户为单位,挖水窖、打土井、修水池。这一时期的工程规模较小,为解决农村饮水困难的起步阶段。这一时期,饮水的水质、水量、取水方便程度和供水保证率等都得不到保证。在当时的工程和经济条件下,主要是解决饮水的水量问题,保证每家每户能吃上水,是修建工程的主旨和目标。由于当时生产水平低、经济不发达、用水量小,不存在水质污染问题。解决水质问题主要是杜绝源水中的危害人体的矿物质和微生物的存在,其中,血吸虫是主要的防治目标。这一时期,在国家的正确引导下,基层疾病防治体系和群防群治的体系建立并且逐步完善,保证了我国的血防工作取得了不错的成绩。第二阶段:全面发展阶段。年代初,在国家的支持下,部分地区搞起了机井建设,在解决农田灌溉的同时解决群众饮水困难,也修建了一些专供饮水用的机电井、蓄水池等工程。资金上采取民办公助的办法,国家明确在小型农田水利事业补助费中单列专项资金,用于饮水工程建设,并在钢材等物资上给予支持。这一时期,国务院、水利部多次在全国水利工作会议上强调农村饮水工作要抓紧、抓好、抓出成效。还进一步明确“小型农田水利经费、甚至水利基建费,应首先用于解决人畜饮水”。瑞安市水利部门在政府的领导下,除利用已建的大量水利工程设施解决饮水困难外,还发动群众因地制宜采取蓄、引、提、挖、截等各种措施,修建了大量的饮水设施。这一阶段,主要是加大工程建设力度,解决水量不足和取水不方便的问题,并且巩固血防工作的成果。第三阶段:快速发展阶段。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国家加大对贫困地区的扶持力度,农村饮水工作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年水利部召开了第一次全国农村人畜饮水工作会议,提出了昴诨窘饩蛉恕蛲反笊蟮囊训姆芏纺勘辍V链丝始,农村供水的快速发展阶段开始了。为加快解决农村饮水困难步伐,国家结合扶贫开发战略,加大对饮水建设资金的扶持力度,除小型农田水利补助费外,在资源不发达地区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