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

江苏省中医临床三基训练习题汇总

上传者:随心@流浪 |  格式:pdf  |  页数:46 |  大小:646KB

文档介绍
变。Р32.阴盛则寒:指阴寒过盛,简称“阴盛”。其病理特点主要是阴寒过盛,阳气未衰,水湿Р增多,表现以恶寒,蜷缩,四肢厥冷,大便稀泻,小便清长为特征的“实寒”病变。Р33.阳虚则寒:指阳气亏虚,脏腑失于温煦,代谢活动减弱,产热不足的病理状态,称简“阳Р虚”。阳虚的病理特点是:阳气不足,阳不制阴,阴相对偏盛的“虚寒”病变。以脾、肾两Р脏为多见。Р34.阴虚则热:简称“阴虚”。阴虚的病理特点是:阴液不足,不能制阳,阳气相对偏亢的Р“虚热”病变。以肺、肝、肾三脏为多见。Р35.气机失调:指气的升降出入运动失常,包括气滞、气逆、气陷、气闭、气脱等。Р36.阴盛格阳:阴阳格拒的病理变化之一,是指阴寒过盛,将阳气格拒于外而出现的内真寒Р外假热的病变。如阴寒内盛发展到严重阶段,在表现有四肢厥冷、下利清谷、脉微等症状的Р同时,又见身反不恶寒(但欲盖衣被),面颊泛红等假热之象。Р37.阳盛格阴:阴阳格拒的病变化之一,是指阳邪深伏于里,阳气被遏,闭郁于内,不能透Р达于外而出现热极似寒病变。如阳热极盛时,在表现有心胸烦热、口干舌燥等症的同时,又Р见阳极似阴的四肢厥冷。Р38.逆治:又称“正治”,即逆其证候的性质而治,也就是采用与证候性质相反的方法来治Р疗的一种方法。如寒证用热药,热证用寒药等等。适用于疾病本质与现象相一致的病证。Р39.从治:又称“反治”,即顺其疾病的假象而治的一种治疗方法。即药物性质与疾病假象Р一致。适用于疾病本质与现象不一致的病证,如热因热用,寒用寒用等等。但究其实质,仍Р是针对疾病的本质而治。Р40.阴中求阳:是指治疗阳虚证时,根据阴阳互根原理,在助阳药物中,适当佐以滋阴之药,Р便称为“阴中求阳”,即“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Р41.急则治标:急则治标是指当标病甚急,危及生命或影响本病治疗,即标病成为疾病矛盾Р的主要方面时,当采取紧急措施先治其标。如大出血的病人先止其出血等。

收藏

分享

举报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