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

DB11!T~1376-2016农村生活污水人工湿地处理工程技术规范

上传者:梦溪 |  格式:pdf  |  页数:17 |  大小:335KB

文档介绍
淀池预处理时,应符合下列Р要求: Р ——沉淀池外壁距建筑物外墙≥5m,距离地下水取水构筑物≥30m; Р ——污水经过沉淀池时,BOD5 去除率可按 20%计算; Р ——污水在池中停留时间应根据污水量确定,应采用 4h~8h;污泥清掏周期应为 6 个月~12Р 个月。Р7.3 人工湿地Р7.3.1 一般规定Р7.3.1.1 应在满足污染负荷和水力表面负荷的技术要求条件下,提高土地使用率。Р7.3.1.2 人工湿地应考虑因雨洪水冲击造成的破坏或淤堵风险,采用相应解决方案。Р 5РDB11/T 1376—2016 Р7.3.1.3 结合场地、工艺及来水水质等特点,人工湿地设计中可采用多级或多工艺组合。Р7.3.2 工艺形式Р7.3.2.1 表面流人工湿地Р 水面在基质层表面以上,水流从池体进水端水平流向出水端的人工湿地。表面流人工湿地由于占地Р面积较大及存在一定的环境卫生问题,且存在冬季低温冰冻问题,不适宜于北京市农村生活污水处理。Р示意图详见图2。Р 进水管出水渠Р 平面图Р 进水管Р 出水渠Р 剖面图Р Р 图 2 表面流人工湿地结构示意图Р7.3.2.2 垂直流人工湿地Р 污水垂直通过填料层的人工湿地。示意图详见图3。Р6РDB11/T 1376—2016 Р 进水管Р 出水渠Р 检查孔布水管集水管Р 平面图Р 检查孔布水管Р 进水管Р 集水管出水渠Р 剖面图Р 图 3 垂直流人工湿地结构示意图Р7.3.2.3 水平潜流人工湿地Р 水面在填料层表面以下,水流从池体进水端水平流向出水端。示意图详见图4。Р 进水管Р 出水渠Р 平面图Р 进水管出水渠Р 集水管Р 剖面图Р Р 图 4 水平潜流人工湿地结构示意图Р 7.3.3 设计参数及公式Р7.3.3.1 设计参数Р 生活污水经过预处理后可直接采用垂直流或者水平潜流人工湿地进行处理,其主要设计参数如表4Р所示。Р Р 7

收藏

分享

举报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