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

《ASME SA-240 SA-240M 2016中文版 压力容器和一般用途耐热铬及铬镍不锈钢板、薄板和钢带》.pdf

上传者:科技星球 |  格式:pdf  |  页数:12 |  大小:0KB

文档介绍
犯罪实施时, 犯罪就开始实施了,这四种因素缺一不可(过失犯罪除外) ,即使是激情犯罪也离不开这四种因素的相互“配合”和作用。以上四种因素是相互关联、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犯罪行为的最终实施, 必须是四种因素“搭配”的结果, 是四种因素“组合”的结果。首先, 犯罪心理的形成是犯罪实施的前提因素, 是犯罪动机形成的基础, 没有犯罪心理就没有犯罪的发生; 其次, 犯罪动机促进犯罪心理的进一步升华, 是犯罪行为实施的内驱力, 伤害、杀人类犯罪的报复欲、盗窃、抢劫类犯罪的物欲、强奸类犯罪的淫欲等都是犯罪行为实施的内驱力; 刺激量是犯罪是否被实施的重要因素,是否有足够量的刺激量将直接决定犯罪是否被实施,当然这里的“足够量”是可变量, 不可定量化, 有人可能会因为一句话而杀人, 有人可能会因为一块钱而杀人, 累见不鲜,不一而足;适当的情境是犯罪实施的关键因素,适当的情境会促使犯罪心理成熟,犯罪动机膨胀, 从而促使犯罪行为实施, 比如本案, 邱兴华选取的犯罪情境是深夜, 这样环境就很适合他实施犯罪,在看到他的仇人都已经睡着时,他的报复欲立刻膨胀,仇人相见,分外眼红,从而实施犯罪,试想如果是在白天可能就不会酿成如此大祸。二、犯罪心理结构的形态变化(一)潜在形态---犯罪心理结构的形成 1、意向形成(忍耐是有限度的) 2、具有有序结构的雏形 3、结构尚不稳定(内心斗争激烈,焦虑不安等) (二)恶变形态---犯罪行为的实施 1、外界不良诱因是导致恶变的条件和契机 2、动机的产生是潜在转变为恶变的标志 3、心理整合功能是恶变的内部机制(自我调节) 4、动机外化为行为是恶变的结果(三)衰落阶段---犯罪活动的结束 1、常态心理因素由抑制状态逐渐恢复 2、犯罪心理结构松散、乏力 3、衰落有可能是下一犯罪的积蓄过程第三节犯罪心理结构的成因犯罪心理结构是犯罪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通过对犯罪心理结构要素、形

收藏

分享

举报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