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

浙江省标DB33_T1022-2005蒸压砂加气混凝土砌块应用技术规程

上传者:随心@流浪 |  格式:pdf  |  页数:38 |  大小:0KB

文档介绍
怀的意义。正是在这样一个充溢着生命意义的审美创造活动中, 对象化的审美世界成为艺术家确证生命个性的现实。艺术家不仅通过本质力量的对象化确证了自身的生命个性,获得生命的自由感, 而且得到更进一步的生命感悟和生命提升, 而进入一种涅?? 和重生的境界, 在这种境界中, 主体的生命个性再度得以丰富和完善, 更加切近了马克思所祈望的“自由个性”的理想目标。从审美接受的角度看, 接受者能够通过艺术文本而与创造主体产生情感共鸣, 或者说创造主体与接受主体在文艺审美活动中实现了生命的沟通与交流, 而这种交流, 关键在于接受者是以自己的个性偏好来选择钟情的文艺作品,是自己的个性审美诉求与创造主体的个性审美表达的有效对接。一方面,这种对接体现了接受主体和创造主体自由个性的双重确证; 另一方面, 这种对接使凝结着创造主体自由个性的艺术文本, 通过审美的展开和推进, 发挥出艺术的审美感召力, 而对接受主体的审美心态和审美取向, 起到这样或是那样的影响和引导作用, 乃至推助接受者的生命个性向着更为全面自由的方向发展。综上所述,从马克思主义人学的价值视域来看,真正的文艺审美体现出追求真善美的人的自由特性,有利于人的本质力量的展开和丰富,有助于彰显和培育人的自由个性。所以说,以审美的自由彰显人的自由,这是我们的审美实践和审美理论应该永远坚守的人学精神。基于这种价值立场, 我们才能够在不断变幻的各种“审美”游戏中不迷失自我, 才能够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价值尺度, 去批判地审视当今文艺审美中存在的价值偏失,在人何以为人的价值追问中,守护真正的审美理想。参考文献: [1] 马克思.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 人民出版社, 2000. [2]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1 卷) [M].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 人民出版社, 1995.

收藏

分享

举报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