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差,培养个体积极的情感,从而当真正身临其境的时候,能够做出正确的选择。也只有学生通过扮演另外一种不同于“学生”“孩子”的社会角色,才能使学生从内心接受对助人情境的解释。在课余,教育者(教师)可以通过做游戏的方式对学生进行角色扮演训练,如在游戏中,教育者(教师)可以把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第一组主要是扮演受助者,第二组可以扮演助人者,第三组扮演旁观者,在扮演角色之前教育者(教师)务必对其进行一些简单的训练,包括眼神、表情、声音及其他的一些肢体动作,使得神情逼真,动作到位,尽量还原真正的情景,避免使学生因游戏乏味而敷衍了事。在游戏进行的过程中,教育者(教师)可以临时设置多种“障碍”,使助人者和受助者开动脑筋去思考如何解决这些障碍,激发他们对游戏进行深层的思考。当一组学生做完后,可以让学生交换他们所扮演的角色,重复前面进行的游戏,使学生感受“事件”发生的全过程,并能使学生对自己和其他同学的行为进行比较,发现自己的不足,从而调节自己的行为。在游戏中,如果学生所扮演的助人者并没有改变受助者的处境或受助者因语言表达等原因造成助人困境时,可以让学生去观看同学的表现,结合自己的不足,在老师的指引下做出改正。在做过游戏之后,教育者(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助人行为进行讨论,在这种情况下,学生的讨论可能会更真实,得到的效果也可能会更好。参考文献:[1]岳童,黄希庭.共情的神经网络[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O14(5):87—94.[2]潘彦谷,刘衍玲,马建苓,冉光明,雷浩.共情的神经生物基础[J].心理科学进展,2012(12):201卜2021.[3]肖晓滢.儿童自我控制发展研究简述[J].心理发展与教育,1991(02):40—42.[4]王利刚,谢东杰,樊春雷,高文斌.自我控制的干预技术研究:基于双系统理论[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O14(02):377—380责任编辑/肖茂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