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

科索沃危机与美国的新霸权主义

上传者:梦溪 |  格式:pdf  |  页数:58 |  大小:126KB

文档介绍
的多极化。苏联解体后,美国的权力失去了制衡。按照物理几何学的原理,物体的平衡和稳定是由其支点力的均衡造成的结果,当支撑力量在平衡点失去11相互均衡时,平衡点就会消失。均势的对应正是非均势。当今世界的格局处于非均势状态,非均势意味着权力阶层化的不平衡,也就是出现了“权力落差”。正是由于“权力落差”的存在,使美国可以毫无顾忌的对南联盟动武。“非均势化使强大的国家执意谋求霸权,随之而来的是干涉主义政策,扩张政策,强权政治和征讨精神,这就成为引发侵略战争,冲突的重要因子之一。”[7]今天,美国是真正唯一的“全球性大国”(布热津斯基语)。随着美国经济的回升和一超地位的巩固,美国的霸权情结又加重了,领导世界的意识更加强烈。克林顿在1998年的国情咨文中毫不隐讳地宣称“美国在世界上所发挥的作用,是无可匹敌的”,“必须建立一个带领全世界走向和平与繁荣新高峰的美国”。美国的学者宣称,“美国的霸权是防止和平以及国际秩序崩溃的唯一而可靠的保证。因而,美国对外政策正确的目标就应该是尽可能地在将来保持霸权。”[8]用政治学的话说,权力失去了制衡,必然被滥用。在科索沃危机中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就抛开联合国授权而对南联盟动武,使世界和平进程遭到重大挫折。当今世界仍然处于和平与发展的时代,这和平即不是积极的和平——战争的根源已经消除,也不是消极的和平——世界不存在大战和局部战争,而是发展中的和平。正如邓小平同志指出的:“旧的格局在改变中,但实际上并没有结束,新的格局还没形成。和平与发展两大问题,和平问题没有得到解决,发展问题更加严重。”[9]我们说世界格局多极化能够为世界带来和平,就不能不提到传统理论中最重要的一个概念“势力均衡”或“均势”。由于一些国际关系学者对均势所做解释各不相同,我们在这里按照比较公认的系统理论对均势的解释:势力均衡作为一种系统指的是一个多国家的社会,在那里,所有主要行为者通过平衡过程维

收藏

分享

举报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