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纪的兴盛之后,于20世纪60年代之后走向深化,在新世纪被诸多建筑师接受,成为当今影响最广泛的建筑思潮之一。1963年美国学者塞克勒(E.Selker)发表了《结构、构造与建构》一文,文中通过区分结构、建造与建构的关系和概念,重新把建构概念引入现代建筑理论的视野。与这种正面定义建构的策略不同,塞克勒后来还在一篇有关维也纳建筑师霍夫曼(J.Hoffillann)1911年设计的斯托克勒住宅的论文中提出了“非建构”的概念,即指那些从视觉上忽视或者遮掩建筑中荷载支撑之间具有表现力的相互作用关系的手法。hFrampton的《建构文化研究》是建构文化的集大成者,它通过对于建构历史的全面回顾与梳理,对建造、结构等建筑的实体性层面及潜在表现力的深入论述,把建构原则赋予了某种实践上的可操作性。将对建构学的研究推向了一个新的高潮。我国的建构研究起步较晚。随着世界建筑思潮大量涌入,特别是建构理论在世界范围内重新兴起才逐步起步,我国相当一部分建筑师和建筑评论家开始越来越重视对于建构理论的研究和实践。如同济大学建筑评论家王群在发表在《建筑师》第84期上的文章《空间、构造、表皮与极少主义》,该文基于建筑师赫尔佐格和德梅隆建成的一系列建筑,从建造的角度分析了形态生成过程中的多重建构关系的可能性。建构理论近年来在我国建筑界引起了强烈的反响。近几年来,《世界建筑》、《建筑师》、《时代建筑》等杂志均发表过有关建构的文章。这些文章从各些方面展现了我国学者对于建构的理解。但是相对于西方建筑学界而言,我国以“建构”为概念框架的研究还处于相对的起步阶段,西方建筑学界关于建构文化的理论文献并没有被系统的引进,而且当面对建构一词的时候,由于缺乏相应的研究,以至于出现了一些解读和认识上的偏差。我国目前对建构文化的研究工作基础还比较薄弱,仍需对建构的概念和表现特征等方面作进一步系统、深入、具体的研究,以揭示其深层次的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