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答的需要设定的,也是申论考试的一大特点。“身份”是考生作答时的角度、范围以及如何解决问题的限制。在试题中一般有三种表现特征:一是已设定身份,身份在题干中已经明确、固定;二是假定身份,身份在题干中没有明确的指向,但有一个身份的范围,作答时可根据需要再“虚拟身份”;三是无身份,在题干中根本就没有“身份”二字,一般只给了一个说话的角度、范围或限制,考生对此类型切不可忽视。【例10】国家某部门拟编写一本以黄河为主题的宣传手册,作为对青少年进行爱囯主义教育的材料。宣传手册由四个部分组成,依次为“黄河之水天上来”、“黄河与中华文明”、“黄河的治理与开发”、“黄河精神万古传”。请参考资料,分别列出每个部分的内容要点。(2011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试题) 【分析】该题的身份要求是“假定身份”,题中没有明确说明,只是提到“国家某部门”。作答时,可以将“国家某部门”再虚拟成一具体职能部门,如水利部、农业部等,这样在作答时就等于有了一个比较确定的说话角度,在表达上也有一个准确的定位。三是对作答内容的限制性要求。这一要求属于技术性操作要求,多指写作方面的要求。要求有时比较明确,有时比较含蓄,有时需要结合试题内容分析理解。这一要求将直接决定试题作答内容的正确与否、质量的高低,当然试题设置的不同,要求的内容也不同,考生必须审清题意。【例11】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年,取得巨大成绩,也面临许多问题,请概述“给定资料”反映的我国当前经济发展要解决的问题。要求:紧扣给定资料,全面,有条理,不必写成文章。不超过300字。(2009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试题) 【分析】该题作答要求中“不必写成文章”一项,就是对本题作答形式的专项要求。如果忽视这项要求,将该题写成文章样式也可以。所谓文章样式,其标志就是正文前面冠以标题。提出此项要求,就说明本题无须写成文章样式,开篇直接书写作答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