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内涵,如第一乐段“琴韵”,山东琴书中的曲牌,既是曲牌,肯定是要配了词演唱的,据高先生说:早先曾听过用这首曲配了词,唱的是《猪八戒背媳妇》,又如第三段《夜静銮铃》,最早就没有名可叫,只是艺人们从筝的弹奏方法上起名叫《勾搭》,而后又叫《銮铃》、《夜静銮铃》。这个变化,就与早先叫《勾搭》不同了,就直接反映出音乐描写的内容来。不用说,第二段《风摆翠竹》的定名也和第一、三段相同于一理。归根结底得出结论,这三段都是流传在山东民间的琴书乐曲,是民间流传着歌谣唱段,唱什么呢?大家知道,民间歌谣,唱的多以百姓悲欢离合唱情说爱。试把《高山流水》第二段“风摆翠竹”,从标题的立意上,旋律上加以分析,真真切切地可以引讲出一段故事来。旋律以连续的十六分音符用大指托出,谐和的五声音响,清新的旋律从高音上顺序奏出,左手顺旋律走向上下颤滑,起伏并不很大的吟揉、按音,增加了几分华丽几分妩媚,情意切切赋予的诗一般的意境,使人眼前显现的远远走来的婀娜多姿,三寸金莲,如花似玉的淑女,在苇河岸边,人面桃花,绣衣在春风中吹拂,显得那样的美貌动人。这诗情画意的景致,如果从音乐上去听、去寻,那就是一种音乐旋律给人的启迪,从音乐美学观点去分析审识,我倒觉得这段乐曲在写情写景,在情与景中得美和爱的意念。第三段《銮铃》,而后又为《夜静銮铃》,则把听觉引向人们心中深处的另一种感觉,是一种爱心的陈述:夜半入静时,妻子久久不能入睡,惦念远在他乡的亲人,聆听着山那边隐约传回的驼铃声响,盼望着亲人早日归来的心情。这便是民间百姓期盼家庭和睦以及对生活美满幸福执着的追求,如同涓涓流水,永不停息。笔者以为《高山流水》时常是借描写自然景物,而实际上则是触景生情,奏出百姓对生活的执着追求和对感情的抒发,着重从情、意上附丽着标题的光彩旋律,寻找知心、知音、知己,从中体会它对人性的启示;人与人之间的美好友情和爱,似高山流水那样源远流长,永远沁人肺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