境友好型社会。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首次把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确立为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的一项战略任务。从内涵上来看,“两型”社会主要有两层相辅相成的含义:一是指全社会都采取有利于环境保护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建立人与环境、人与自然良性互动的关系;二是指良好的环境也会促进生产、改善生话,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面对日趋强化的资源环境约束,必须增强危机意识,以节能减排为重点,健全激励和约束机制,加快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要坚定不移推行有利于节约能源资源的产业结构、生产方式、消费模式,大力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要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努力实现我国提出的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量要比XX年下降40%-45%等目标。要落实污染减排和治理。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强规划指导、财税金额等政策支持,完善法律法规,实行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推进生产、流通、消费各环节循环经济发展。要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奖惩机制;注重运用市场手段,加快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积极推进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和税费改革;加强环境监管,健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追究制度和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形成合理消费的社会风尚,营造爱护环境的良好风气。Р 建设美丽中国,是中华民族的共同理想,除了物质的丰富之外,还应包括拥有绿色家园和健康生活。党的十八大强调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不仅有利于解决既要生产发展、又要生态良好的现实难题,而且将推动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实现绿色崛起。只要我们正确把握生态文明建设的科学内涵,充分认识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意义,认真落实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要求,美丽中国,天蓝、地绿、水净,未来一定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