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之多─→“万”“层”“百”Р竞争之烈─→红绿争辉,船只争流,鹰鱼争乐Р(3)第三层:找一找诗歌中的意象。Р“意象”一词是中国古代文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古人以为意是内在的抽象的心意,象是外在的具体的物象;意源于内心并借助于象来表达,象其实是意的寄托物。意象通常是指自然意象,即取自大自然的借以寄托情思的物象。Р小组内品读探讨。Р学生归纳:山、林、江、舸、鹰、鱼Р学生分析:在山的描写上,用“万”字突出山之多,“红遍”说明秋天景物之广,颜色之深。也突出了秋高气爽,作者才能看得远,看得清楚。Р森林描写上,用“层”突出森林树木重重叠叠,面积之大,用“尽染”突出森林树木全都被染成了红色,说明秋之深,秋韵之广阔,秋味之浓厚。Р通过对意象的认识,初步进行诗歌鉴赏,使学生初步掌握诗歌鉴赏的基本方法。Р(4)第四层:说一说意象的特点。Р(提示:这些意象的描写性语言。)Р“万”“红遍”字的作用。Р“层”“尽染”的作用。Р“漫”“碧透”的作用。Р描写江时,用“漫”字突出了江水势之大,“碧透”突出了江水碧绿清澈,这为下句的“百舸争流”做好了铺垫。Р舸时,用“百”字,这里是虚指,说明船只极多,数量之大。Р“击”字准确地形容了雄鹰展翅奋飞,搏击长空之强劲有力。Р鱼儿本在水中游,一个“翔”字,却写出在空中游,写活了这一景象,开拓了一种新的审美想象空间。Р小组为单位评出一个写得最好的。Р“百”的作用。Р“击”的作用。Р“翔”的作用。Р(5)第五层:把这些意象及其特点拓写成一段语言优美的散文。Р(5)第五层:提问“谁主沉浮”位置的作用。Р学生朗读下片展开想象、深入意境,体会全词传达的感情。Р学生归纳上下片诗歌的内容。Р学生:上片:描写湘江秋日美景图。下片:回忆往昔峥嵘岁月图。Р学生在背景音乐下,朗读全词。Р利于学生展开想象,把握诗歌的意象特征。Р无疑而问,从而引起思绪,过渡到下片。Р通过探讨品读揣摩诗歌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