砖技术大量普及,所以这一时期建筑修建的都平整规矩,斗拱进一步缩小,通过宽大的檐下额枋中和失去斗拱层的屋顶所带来的沉重感。再加上统治阶级对建筑内部空间的要求,工匠逐步对梁架体系进行改革,斗拱逐渐不作为承托屋顶的关键结构,被制作的更加细小、仅作为建筑外部装饰使用,形成了如今我们对中国古建筑的认识。这种结果削弱了中国自古以来通过斗拱创造出来的空间造型美感,同时依赖平面图案进行装饰,不得不说是一种建筑技艺的退步,而在另一方面,这也是古代明清时期人们对建筑实用性的考量与妥协。Р3、反思Р 写到这里,我耳边仿佛听到了梁思成先生曾说过的话:“无论哪个巍峨的古城楼,或一角倾颓的殿基的灵魂里,无形中都在诉说乃至歌唱时间上漫不可信的变迁”。不错,随着时光的流逝,故宫--这座汇集中国古建筑艺术大成为一身的宫殿也在一天天的衰老。我不禁深思,在我们为今天所取得伟大传统艺术成就喝彩的同时,我们今后的建筑之路该如何去走?我想说的是,继承它的传统优势,进而挖掘出新的理念和发展方向。我们在现代化建筑设计的指导下,不能只顾埋头向前冲,也该反思建筑前辈还留下了多少值得我们在今天仍能运用的营造方式,总结出它的合理性,从而融会贯通,在未来的建筑道路上越走越远! 另一方面,对于那些已经消失的历史建筑,我们是否可以采取一些方式将其记忆留存呢?比如某些绿地,如果此前是旧式里弄,在景观设计和绿地建设的时候,是否可以隐约保留一些里弄的肌理和元素?可不可以留下一块铭牌,将里弄平面描绘出来,把原来居住者的名字对应记载?有一天,当他走过这里时,可以自豪地说这是我曾经住过的地方!一座城市,不仅需要历史建筑而让人看到过往,更需要留存记忆而连接、延续未来。Р参考文献:(1)罗杰.浅析故宫建筑中装饰艺术的象征性【D】.2012Р (2)姜顺源.故宫建筑揭秘【M】紫禁城出版社.1995Р (3)超英.故宫知识百科【M】紫禁城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