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

时代先锋杨善洲的言与行.docx

上传者:梦溪 |  格式:docx  |  页数:3 |  大小:0KB

文档介绍
88年3月杨善洲退休后,又走进山光水枯的施甸县大亮山,与15名职工一道开始了起早贪黑植树造林的生活。那时, 就地取材搭起来的40多间油毛毡棚是大伙的栖身处。1992年,大亮山林场盖起第一间砖瓦房,大伙请杨善洲搬进新房住,他不肯,硬是让给了新来的技术员。在四面通风透雨的油毛毡棚,老人一住就是9年。为了节约造林资金,杨善洲到集贸市场捡果核,常背个粪箕到村寨路上捡骡马粪猪粪,给树苗做底肥。那年,栽树季节,他牵着马去昌宁买树苗,为了能及时把苗子栽上,他赶着马连夜往回返,足足一天。 1999年,杨善洲在山上用砍刀修理树杈时,一脚踩到青苔上滑倒,左腿粉碎性骨折。很多人都想,老书记可以留在山下好好休息了。可半年后,他拄着拐棍,又走进了大亮山。他这样说过: “作为党员,不能光想着自己、光想着钱, 要时刻牢记自己的使命。”杨善洲虽然是大亮山林场的主要创办人,却坚持不从林场领取报酬,就是因办林场的公事外出,老人也总是自己付伙食费,从来不到林场报账。最初的几年,林场每月给他补贴70元伙食费,后来调到100元。林场曾多次要给他一个月500元的补助,他总是一句话顶回来: “我上山来是种树的,要那么多钱干什么? ”22个寒暑过去,大亮山林场人工林面积已达5 .6万亩。有人算过一笔账: 5.6万亩就是1120万棵树,一棵树按最低价30元算,价值3亿多元啊! 出乎不少人意料,2009年4月,82岁的杨善洲作出一个惊人的举动: 把大亮山林场的经营管理权无偿移交给国家。施甸县政府决定奖励杨善洲10万元,被他当场谢绝: “我早就说过,自己办林场是尽义务,不要报酬。”保山市委市政府决定给予他20万元的特别贡献奖。经再三劝说,他接下了, 10万元捐给保山第一中学,3万元捐给林场建瞭望哨,还有3万元捐给山下老百姓修澡堂。余下4万元,留给他一生愧疚的老伴。老人去世后,人们把“大亮山林场”改名为“善洲林场”,永远怀念他。

收藏

分享

举报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