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局部孔段外,可灌性普遍较差。灌前压水试验,透水率小于5Lu的占93.3%,大于10Lu的只占0.24%。其中I序孔透水率小于5Lu占90.1%,平均值0.31Lu,"序孔小于5Lu占92.3%,平均值0.2890LU,皿序孔小于5Lu占94.8%,平均值0.2270Lu。平均单位注入量10.10kg/m,I序孔20.72kg/m,“序孔8.25kg/m,皿序孔5.97kg/m。论文发表,渗透。随着孔序的增加,透水率、单位耗灰量递减规律明显。Р质量检查孔压水成果:设计共布15个检查孔,压水试验50段,透水率小于5Lu的49段,占98%,对不合格孔段进行了补灌和补灌后检查,均满足小于5Lu的要求。Р7 结语Р〔1〕坝基岩体总体透水微弱。在断层、宽大张性裂隙、岩脉接触面和坝体与基岩接触带透水性中等〜较严重,为坝基主要渗透通道,是防渗的重点;帷幕灌浆质量好坏主要取决于断层、裂隙的灌封程度。微细裂隙、卸货裂隙、爆破裂隙一般在较小区域内自行封闭,储水不导水,可灌性差。Р〔2〕布孔方式以单排为主,重点部位、断层裂隙发育部位采取双排与加密的方式,一般与重点兼顾,节省了工程量,总体上满足了工程要求。Р〔3〕最大灌浆压力为5〜6MPa孔口段在充分考虑到岩体工程地质条件、上覆盖层情况下,灌浆压力提升到3.5〜4.0MPa,在灌浆过程中,按注入量逐级升压。到达了在不产生有害抬动的情况下,尽量使用较在灌浆压力的目的,提高了灌浆效果。Р〔4〕基于坝基岩体微细裂隙发育,水泥细度要求D9740n,提高了微细裂隙的可灌性,如采用改性细水泥,更加有利于施工和质量控制。Р〔5〕帷幕灌浆施工进展顺利,在施工中建立了施工单位三级质检、监理全过程旁站、设计现场技术跟踪效劳、业主统一协调的质量保证体系。施工质量问题得到了及时处理,没有发生质量事故与平安事故,单元工程质量合格率100%,优良率83%,质量等级优良。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