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

《深圳地质》-地质构造-断裂带-文字全电子版

上传者:qnrdwb |  格式:doc  |  页数:38 |  大小:125KB

文档介绍
约10m的硅化压碎岩。断裂两侧地貌反差较大,南东侧为中低山地貌景观,而北西侧较为开阔的丘陵地带。断裂大部分发育在由陡变缓的山鞍及缓坡地段。该断裂在晚侏罗世以前就可能存在一个断裂界面,从而控制了梧桐山火山喷发。自晚侏罗世以来,又经历了多期次构造活动历史,其中有3期活动较为显著。早期活动主要发生在早白垩世早期末,为断裂活动的强盛时期,以塑性变形为主,其产生的构造形迹为糜棱岩带、片理化带。在剖面上为高角度逆冲,平面上为反时针向扭动,力学性质为压扭性;中期活动大致在早白垩世晚期,活动的强度有所减弱,以脆性变形为主,在横岗所发育的角砾状碎裂岩带及早白垩世的狮子石岩体,为该时期形成的产物。此外,沿断裂见有大量的岩脉、石英脉入侵。力学性质为张性。晚期活动在早白垩世后,表现为断裂旁侧岩体、岩脉再遭受破坏,形成硅化碎裂岩、构造片岩或糜棱岩,力学性质为压扭性,自第三纪以来,发生在该断裂上盘的小地震活动,沿断裂走向发育的陡崖、深切的地貌反差;区外淡水一带,控制了第三纪断陷盆地,均反映该断裂在鞔近时期仍在活动。石井岭—黄竹坑断裂走向北东60°,倾向北西,倾角35°,呈舒缓波状延伸,长约5km,宽10m。北东段产于上泥盆统砂页岩中,南西段在盐田坳及屯洋岩体中。由硅化带、花岗糜棱岩化带及密集陡直的断层破碎带组成。断裂面上见有斜冲擦痕,断裂中有石英脉及花岗斑岩脉贯入,并见有棱角清晰的断层角砾岩和压扁磨圆的构造透镜体,矿物定向排列,石英被挤压成眼球状、透镜状和长条状。力学性质压扭,成生于早白垩世后,切割东西向断裂。(3)盐田坳断裂束盐田坳断裂束位于深圳断裂束南东侧,包括盐田坳断裂、黄竹坑—豆腐头断裂及葵涌3个断裂组,总体走向北东40°~50°,倾向南东,倾角45°~70°。该断裂束白沙头角经盐田至赤澳一带,断续延伸近20km,宽2~3km,往南西与香港境内沙头角—大屿山断裂相连;往北东至坪山附近逐渐分散。

收藏

分享

举报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