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

中医脾脏本质的研究进展。

上传者:学习一点 |  格式:doc  |  页数:15 |  大小:0KB

文档介绍
后矛盾,难以揭示该证的实质;如环核苷酸、血液流变学、微量元素等往往结果不一致。匡氏[100]、梁氏[101]等已分别撰文对以血液流变学、环核苷酸为指标的证本质研究进行了剖析,对于脾虚证的研究亦存在同样的问题,在此不再赘述。其次在脾虚证本质研究中,所筛选的指标虽多,但特异性的较少且只能反映脾虚的局部;在脾虚证研究中估计有70余种实验指标,D木糖排泄率低下公认是反映脾虚证特异性较好而阳性率较高的指标之一,但它只能反映脾虚证的局部,因为D木糖试验是反映小肠的吸收功能障碍,而脾虚证的外延远远不只是小肠的吸收功能障碍所能概括的,至少还包括了胃和消化腺所分泌的各种消化酶的功能障碍,因此脾虚证不应等同于西医的“吸收不良综合征”。也提示在脾虚证的研究中,今后不应再把寻求反映证的特异性指标作为重点,因为证是病的阶段性变化,明显受到病的影响和制约;企图以西医还原分析方法从异病同证、同病异证这一良好的愿望中获得证的物质基础,可能并非良策。Р2.2.3 治疗脾虚证有效方药还有待开发Р    如对脾气虚证的治疗,目前优选方是补中益气汤、四君子汤等,这种固定主方的思路限制了该证治疗方药的深度和广度;以《普济方》治疗脾气虚弱为例有:脾气虚弱呕吐不下食证治、脾胃气弱不能饮食证治、脾气虚弱肌体羸瘦证治、脾虚泄痢证治、脾气虚腹胀满证治、脾气虚弱水谷不化证治等,载方数十种,说明对脾气虚弱证的治疗是多种多样的,并不拘泥于优选某方。故对脾虚证的治疗,临床上应拓宽思路,突破常规用药模式。Р3 展望Р    中医脾虚证的研究,既要符合中医理论,又要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和方法予以阐释,如何有机地融合中西医两种医学体系已不仅仅是脾虚证研究中所遇到的困惑,也是整个中医药现代化进程中所要解决的难题。任何偏废均不利于中医学术的发展。鉴于脾虚证研究已取得的成果和暴露出的问题,为了使脾虚证研究得以深入,论者认为应着眼于以下几个方面。

收藏

分享

举报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