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边对汛督办分设两人,一文一武(太平思顺兵备道李开?、左江镇总兵陆荣廷)。中法双边汛署的距离缩短,平而关与法汛缩短为2公里、爱店一峙马这路对汛也减到1公里,其它各路对汛的相互距离也进行了相应的调整:三关各增派1名委员,其它各汛均派1名常驻译员。1912年,恢复东西两路的副督办建制,但东路副督办转驻凭祥,西路副督办转驻归顺(今靖西县)。不及半年,取消东西两路副督办,改设一个全边对汛副督办,襄助督办处理边境汛务。广西全边对汛督办设文案、翻译、管档、校对各1员、书记2员。下设军事课与外交课,分掌边防与对汛两大职责,另设收支、庶务、收发、管档、监印、缮校、译电各1员。到1909年,广西边境各汛之间的电报线敷设完工,这一年镇南关、平而关、水口关的3个电报分局正式运作。1916年旧桂系组建10个边防营,并选用懂法语的驻汛军官兼任对汛委员,在广西沿边九汛各派驻一个边防营,唯镇南关除外,该处汛务最多,增添交涉员一名,对汛委员由凭祥县长陈洼兼任。国境线15公里之内划为汛区,居住在汛区的各族边民有权申领由广西全边对汛督办公署签发的“长行过界准单”(LeertibicatPermanent),持该单就可以过境串亲、赶集或跨境种田等,该单和“华侨过界凭单”在一年内免签,到期还可以续签。[11]综合国力原为世界第二此时降为第四的法国将战略重点一直放在欧洲,特别是“入民国后,法人在越以武力谋我的顾虑已大为减少”。[12]这种有利的外部条件加速了边境管理水平在技术层面的提升,尤其是广西首府迁至南宁,其控制边关的距离缩短三分之二。在龙州制造局的旧址兴建一家初具现代化水准的枪炮修理厂(配备一台小型发电机),服务于边防驻军的枪炮修理,之后很快造岀性能与进口几乎一致的“七九步枪”、“花利步枪”及其配套的子弹等。与此同时,以龙州为中心的公路网沿西江水路经梧州将广西边区的土特产品运达广州和香港,特别是龙州到南宁的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