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

多角度评论荆轲刺秦的意义

上传者:徐小白 |  格式:doc  |  页数:8 |  大小:40KB

文档介绍
无法想象的大胆尝试,将自己置之死地而不求后生,实在是大勇矣。从“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悲歌送别,荆轲或已经对自己的命运有所了解,但他最终还是踏上了属于他的那条道路,并且一往无前,慷慨赴死。我们可以通过诸多原因分析荆轲的失败,却不能否认的是这只是刺杀的失败,而并不是荆轲的失败。从易水送别开始,他的英雄形象便分外丰满,毫无疑问,关于历史的进程和规律,关于一人之力难以挽狂澜于既倒的道理,荆轲这样的古人,懂得不如我们多。但是在世界并不太平的今天,一旦有事,仍然需要不畏强暴不怕牺牲的精神和气概。这,也就是荆轲故事给予我们的启示吧。五、总结如果你只从一个角度去看一个正体的话,可能你看到的那一面展现的淋漓尽致,但不可否认的是,你看到的最多是这个正体的一半,而全然不知另外一半可能是惨不忍睹的样子。同样,如果想评价一个人或一个事的话,不能只从情感角度出发,也不能只评价他做事的式法如,一定要从多面多角度去考虑,否则你的评价将会是片面的。评价和观点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评价要是全面的客观的;而观点可以有自己理性或感性的倾向等等。所以,当我怀着对英雄的憧憬之心来看待《荆轲刺》时,这是一段可歌可泣的英雄史;而当我更加冷静下来,去沉着分析其背后的利弊得失之后,以及荆轲个人的错误,《荆轲刺》便成了亡国者的无用之功;当我仅仅以自己的角度来看待《荆轲刺》时,我觉得荆轲做出了无数在强暴政下敢怒不敢言的平民百姓所想要做的事情,他殊死反抗后慷慨赴义。综上所述,在不同的观点与立场之中,荆轲的行为也被赋予了不同的评价,或褒或贬全都加之于他一身,但我不由得想到的是,荆轲刺仅仅是为了给后世留下一个值得讨论的话题吗?当然并非如此,这是荆轲的选择。这是侠之大者为国为民的选择,至于功过自然就只能留给我们后人评说。我想,如果再给荆轲一次机会,他也只会在易水离别之时走的更加决绝而已。作者:旭学号:1809030015

收藏

分享

举报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