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这个人太精,你别找他,就意味着你自己断你自己的路,由于你的功利色彩太重,有机会人家也不会给你,所以很自然,这就是真正想求的求不到,有时候你不想求的反而能够喜出望外,或者超越你的希望值。从学者来说,尤其是从一个国际化的学者来说,一定要有这三条,超越历史的眼光,超越现实的心态,超越功利的目标。当然我们也可以举出一些反证,比如说某某人一门心思寻求什么东西,最后他也得到了,我们很超脱,我们什么也没得到,你也可以得出这样的一个和以证,这些反证是偶然,多数是一种必然,比如我们国家旅游局前任局长不太好,关心的就是大家如何拍马屁,如何听他的话,这样的领导很多,所以就构造了一个比较差的机关作风,大家不关心干事,只关心领导的喜怒哀乐,形成这么一种风气,结果后来这个领导下去了,换了一个领导,可是机关风气已经形成了。当时我跟我们机关一批人都说这个观点,现在环境不同了,现在带头的是干活的人,你们现在就是咬紧牙关做事,我说的这些基本上是副处长这一类的人,他们就跟我说,司长不支持,环境不好,事干不成,后来给我说烦了,我说我把话放在这儿,你们等着看,结果最近大概两个星期之前,机关提拔了三十几个干部,这一下大家看明白了,少数是熬资格上来的,多数是能干点事上来的,但是有的人就不平衡,觉得我也在这儿干事,为什么就不提拔我,我说你这事没干到位。其中我还专门和一个人推荐了一本书,我说你看看这本小说,你看看四爷是怎么上来的,你好好看看这本书你就知道你的官该怎么当了,到后来我问他书看了吗?他说没看,我跟他说了几次要看看这本书,我就是让他有一个志气,有一个耐心,咬紧牙关做事,最终你想得到的也会得到。但是往往他们看不到这一点,我因为是过来人了,所以我对这些事看得很明白,他们关注的就是今天司长怎么了,明天处长又怎么了,关心这点事有意义吗?我看毫无意义,因为这种东西每天都会变化,你如果每天跟踪这种变化,你最终什么事都干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