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

全球化与在地化概念

上传者:你的雨天 |  格式:doc  |  页数:12 |  大小:180KB

文档介绍
創新,這也是台灣正面臨到全球化與在地化實踐辯證的危機。在地的人文特質不能僅止於滿足懷舊、憶古等美學或精神層面,而必須更直接的涉入經濟生活的領域。(六)在地賦予全球化的自我辯證與反思的可能,但也需要批判轉化才能和全球接軌各類型的全球化間的相互強化力量型塑了新的世界秩序,在此新秩序之下,雖然國際合作及公約可能會減輕軍事衝突,但是全球化卻會增加了地方衝突,也減少了政治經濟及環境生態政態的選擇,故在地的回應,給了全球化過程的一個自我辯證與反思的可能。另外,在地在傳統在很大的程度必須揚棄一定的意識型態,或者是不泥於執著於憶古而不知創新,這是需要不斷的批判與轉化,才能和全球化接軌,如上安社區認為須從經濟層面切入才能兼及在地與全球化,才可以擴展視野達到全球接軌的目的。全球化問題雖已成了主流論述,但其導致的社會不公義與危機卻點燃了在地的反省與批判,各項壓力促成了整個社會內在的覺醒而致力於本土主體意識的提升。我們看到了在地工作者奮力地藉由鄉土認同與社區再造,來喚醒人們的空間錯置與集體失憶,草根化的在地社區行動是歷史、技術與人文的融合與挑戰,歷史演遞的宿命論不足以在現今社會中生存,而其中所蘊含的深層意涵是應再融入全球化積極、創新與求變的策略,這才是在地行動者應有的作為。全球化不是只意味著世界文化更趨向同質化,而是要能體認與尊重每一個在地化的多樣性與高度分殊性;而在地者應有更大的認知對於多元文化主義的包含、理解與接受。台灣應能當握自身的主體性與利基所在,同時做好兩方面:向下扎根-發展在地認同,彰顯在地特色,把地方特色導入國際;向上提升-將國外輸入的各面向以包含的態度予以接納、商議、轉化與再利用,以達到融合豐饒的精神內涵,這才是全球化與在地化兼容並蓄的最大意義。參考書目沈宗瑞、高少凡、許湘濤、陳淑鈴譯(1991),Held,D.&McGrew,A.&Goldblatt,D.&Perraton,J.

收藏

分享

举报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