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

宁洱县工业经济发展情况调研报告定

上传者:你的雨天 |  格式:doc  |  页数:17 |  大小:124KB

文档介绍
载地,加之宁洱工业园区软硬环境的不断改善,为宁洱工业发展带来难得的历史机遇。三、工业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制约因素(一)工业发展存在的困难和问题1.工业经济量小质弱,竞争力不强,没有形成自己的品牌和特色。全县主营业务收入达2000万元以上的工业企业有7户,占主营业务收入达500万元以上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户数15户的46.7%,有大中型工业企业3户,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20%。工业企业产品结构单一,名牌产品少,产品附加值低,抗风险能力弱,主导产业带动辐射作用不强,缺乏能以一个企业壮大一个行业、带动一个产业的规模大、发展快、势头好的大型企业。2.县属中小企业普遍融资困难,财务成本高。一方面,金融部门青睐大企业,对小企业贷款程序复杂,条件较高,且贷款审批权在省、市行,县属企业贷款难;另一方面,小企业融资过份依赖银行贷款,融资渠道单一。因此,一些有市场、有效益、有潜力的中小企业,苦于没有发展资金,错失了发展壮大的机会。3.企业缺乏管理人才和技术人才。县属企业由于环境条件位置和待遇等因素,很难吸引高水平的管理人才和技术人才,而企业本身一些技术人员,有了一定技术后,也不愿在本企业发展,而选择到市级或外地一些大企业,从而造成县属小企业招不到人才,也留不住人才。4.县级财政收入有限,对工业扶持资金相对不足。由于县级财政比较困难,专项用于工业发展的资金有限,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相对不足,影响了工业经济的发展。5.发展用地紧缺。由于宁洱县预留工业用地少,因此,不少企业在创业阶段是用乡(镇)、村中的民居进行生产,而在生产经营规模扩大后,政府没能给予解决扩厂搬迁所需用地,导致目前产业集群主要布点与居民住宅相互交错。以前小规模生产时可以将就的车间,现在已无发展空间,个别企业由于生产场地狭窄,人员拥挤,给安全生产带来隐患。而大部分规模扩张快、有发展前景的企业因缺乏用地,无法扩大生产规模。产业的发展存在着

收藏

分享

举报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