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送水前,应打开排气阀,待排气阀连续出水后,再将其关闭。4.3.5.2流量观测前应调整调节阀,使试段压力达到预定值并保持稳定。4.3.5.3流量观测工作应每隔1min~2min进行1次。当流量无持续增大趋势,且5次流量读数中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小于最终为值的10%,或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小于1L/min时,本阶段试验即可结束,取最终值作为计算值。4.3.5.4将试段压力调整到新的预定值,重复上述试验过程,直到完成该试段的试验。4.3.5.5在压水试验过程中,应经常观测管外水位的变化情况,以鉴别栓塞的止水性能。如发现管外水位上升,要从多方面进行检查,并分析其原因,若因止水无效,应立即采取相应措施(如紧塞、移塞等)。4.3.5.6在试验过程中,对附近受影响的露头、井、硐、孔、泉等应进行观测。4.3.5.7在试验过程中,可能出现水流沿裂隙渗出地表现象,应进行观测和记录。4.3.5.8在压水试验结束前,应认真检查原始记录是否齐全、正确、清晰,发现问题必须及时纠正。4.4资料整理4.4.1试验资料整理应包括校核原始记录,绘制P—Q曲线,确定P—Q曲线类型和计算试段透水率等。4.4.2绘制P—Q曲线时,应采用统一比例尺,即纵坐标(P轴)1mm代表0.01MPa,横坐标(Q轴)1mm代表1L/min。曲线图上各点应标明序号,并依次用直线相连,升压阶段用实线,降压阶段用虚线。试段的P—Q曲线类型应根据升压阶段P—Q曲线的形状以及降压阶段的P—Q曲线与升压阶段P—Q曲线之间的关系确定。P—Q曲线类型划分及曲线特点见下表。P—Q曲线类型及曲线特点表4.4.3当P—Q曲线中第4点与第2点、第5点与第1点的流量值绝对差不大于1L/min或相对瑳不大于5%时,可认为基本重合。4.4.4试段透水率采用第三阶段的压力值(P3)和流量值(Q3)按下式计算:式中q——试段的透水率(Lu);L——试段长度(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