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

壮医药与中医药发展史比较研究

上传者:徐小白 |  格式:doc  |  页数:9 |  大小:34KB

文档介绍
的临床经验。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称:田七“生广西南丹诸州番峒深山中”,“此药近时始出,南人军中用为金疮要药,云有奇功”。又云:“田七乃阳明、厥阴血分之药,故能治一切血病”。说明田七治病功能,乃壮医最早发现并应用的。壮医药是壮族人民智慧的结晶,也是壮汉文化交流的产物,它促进了中国医学特别是民族医学的发展。壮药与中药之间两者有许多相互交叉的药物,比如文中所提及到的薏苡仁、田七、金银花、茯苓等。笔者认为,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没有必要非要去求证这些药物究竟该划入中药的范畴,还是应该纳入壮药的范围;我们应当做的就是在临床中运用好这些药物,发掘这些药物的新功效,总结用药的经验,这才是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应尽职责。总之,壮医药是在壮族地区特定的地理环境下,壮族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壮族人民长期以来同疾病作斗争的经验的总结。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阴阳为本、三气同步”的理论体系;形成了独特的对人体的生理病理、解剖的认识观;形成了独特的病因病机、对疾病的诊断、治疗观;同时也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用药观点。总体说来,壮族医药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显示了其自己的独特性、科学性。参考文献[1]戴铭.壮族医学史[M].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2006:1-1[2]王晓鹤.中国医学史[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1-Ⅲ[3]叶浓新.马头古墓出土铜针为医具论试证[J].广西民族研究,1986,(3):102-107[4]黄汉儒.壮医理论体系概述[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1996,6(2):3-8[5]庞宇舟.壮医药与中医药比较探析[J].广西中医药,2005,28(5):44-45[作者简介]蓝毓营1968-,男,副教授,从事中医学和壮医药学教学与研究。地址:530001广西南宁市明秀东路广西中医学院65信箱蓝毓营收电话:13878883950E-MAIL:yuyinglan2005@

收藏

分享

举报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