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灌面9.67万亩;中型水库设计灌面、有效灌面和保证灌面均为0.25万亩,小(一)型水库设计、有效和保证灌面分别为4.25万亩、2.90万亩和1.94万亩,小(二)水库设计、有效和保证灌面分别为5.74万亩、4.27万亩、1.93万亩。三峡移民乡镇屏障区内的,有山坪塘4500处,有石河堰41处、泉水堰18处、其他水源工程2处,灌溉面积较小。2.3水利工程运行情况近年来,由于国家投入的不断加大,改革与管理力度的不断加强,涪陵区的水利基础设施薄弱状况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基本保证了全区水利工程的安全运行,保障了涪陵区农业生产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但由于各种因素的制约,致使涪陵区水利工程在运行过程中存在较多的问题。一是水利工程病害严重。我区大部分工程兴建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硬件设施不完善不配套,工程质量先天不足,加上运行年久养护不到位,导致水利工程病害较严重。全区现有病险水库47座,占水库总数的33%,近80%的渠道渗漏严重,90%以上的山坪塘存在不同程度的安全隐患。二是水利建设投入欠帐多,资金缺口大。近年来,各级财政对水利的投入都摆在了重点工程和病险水库整治;但由于受财力的限制,对水库渠系配套及小微型水利设施的投入严重不足,这些水利设施的投入主要以群众投劳为主,的投入项目投入较多,但对已成水利工程病害整治和农村小微型水利投入显得严重不足,全区渠系防渗需资金约巨大。三是管护不到位。长期以来,由于经费和人员的缺乏,水管单位对水利工程,主要是水利工程渠系和管护不到位,以至水利工程效益难以发挥。目前涪陵区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基本完成人,人员基本到位,但在规范管理和提高养护水平方面还尚需时日。四是水利对农业的保障能力依然不足。2006年的特大干旱和2009年6月的特大暴雨,给农业生产较严重的损失,给农村群众生活带来极大的影响,曝露出了水利工程依然不能适应农业生产和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