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松解侧隐窝或黄韧带,配合整脊正骨等,可改变突出物与神经根的位置关系而达到治疗效果。对于特大突出物、或中央型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有严重的腰腿痛症状或下肢功能障碍,用针刀治疗效果不佳,可用其它微创或手术治疗。四、关于肌腱和腱围结构损伤临床上很多腰腿痛或有其它放射性疼痛病人就诊时,医生不但要注意其神经根处是否有受到压迫或刺激因素存在,还要仔细触诊其神经通路的某些因素也可影响到神经干而出现串痛。如中年以上长期慢性腰腿痛患者,由于处于保护性动作,走路姿势别扭,很容易引起肌腱和腱围结构损伤,拍片子是没用的,通过医生仔细触诊有手感即可确定,所以医生不要只看片子,不作仔细体检,只作腰部治疗而忽略了肢体的肌腱和腱围结构损伤治疗。我们通常所说的肌腱损伤,包括肌损伤和腱损伤,而忽略了腱围结构损伤。肌的承受能力为4Kg/m2,腱的承受能力为625Kg/m2看来肌是容易损伤的,但临床上实际是腱易损伤。因肌纤维及血管很丰富而且弹力好,抗拉力强,损伤后容易修复。而腱的结构致密面积小,血管不丰富,直接与骨连接,受力集中称高应力点,抗拉力尤其是抗扭挫能力差而易损伤,且损伤后修复期很长,甚至长期不愈。而临床上腱围结构组织更容易损伤。腱围结构是指腱与骨骼交接处的周围结构,包括疏松结缔组织,周围的脂肪组织,软骨垫和滑液囊,腱围结构在运动医学上有着重要意义,由于其结构不紧密,抗外界拉、压、挤、扭挫能力差,比腱更容易损伤而又难以修复,损伤后局部可有瘀、肿、饱胀、内压增高,若和肌腱同时损伤后,可直接压迫刺激邻近的血管和神经,局部出出明显的胀痛或串痛,尤其用力时更明显。肌腱和腱围结构损伤拍片子或用其它先进仪器检查都无法作出明确诊断,但有经验的医生仔细触诊,就能触到局部有明显的结节状或条索状,这就是常说的敏感压痛点。治疗时,当把肌腱及肿胀的腱围结构用小针刀剥离、松解、减压、疏通后,局部疼痛在几天内很快缓解并达到治愈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