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

心肺复苏术标准操作规程

上传者:苏堤漫步 |  格式:doc  |  页数:2 |  大小:19KB

文档介绍
肌肉部分,距胸壁20~30cm高度,捶击胸骨中部,可重复2~3次。4.胸外心脏按压:(1)先在病人的背部垫一块木板;(2)按压部位:胸骨上2/3与下1/3交界处;(3)按压姿势:术者以一掌的根部置于上述按压部位,另一掌交叉重叠于此掌背之上,其手指不应加压于病人胸部,按压时两肘伸直,用肩背部力量垂直向下,使胸骨下压3~4cm,然后放松,使掌根不离开胸壁。(4)按压次数:60~80次/min,头2~3min,可达100次/min。5.人工呼吸:(1)口-口人工呼吸:术者一手托起病人的下颌使其头部后仰,另一手捏紧病人鼻孔,深吸一口气,紧贴病人口部用力吹入,使其胸廓扩张,吹毕立即松开鼻孔,让病人胸廓自行回缩而将气体排出,如此反复进行,16~18/min。(2)口-鼻人工呼吸:不宜行口-口人工呼吸者可采用口-鼻人工呼吸,向鼻孔内吹气时,应将口闭住,步骤同口-口人工呼吸。若现场仅有一个抢救者,应胸外心脏按压4-5次,人工呼吸1次;如有2个抢救者,则一个负责胸外心脏按压;另一个施行人工呼吸,一旦有关人员到达现场,即应作气管插管,必要时气管切开。6.药物治疗:(1)肾上腺素:每次0.5-1mg静脉注射或心内注射,必要时每5-10min重复1次。(2)心三联(阿托品1mg、肾上腺素1mg、利多卡因100mg)、呼三联(洛贝林3mg、可拉明0.375mg、回苏灵8mg)可酌情使用。(3)利多卡因:酌情选用。7.除颤和人工心脏起搏:室颤所致者,应立即除颤,首次电能250-300焦尔,室颤波细小者先给予肾上腺素0.5-1.0mg静脉注射后再电击;心室停搏,无效室性自主心律,可采用人工起搏器治疗。(三)心脏复跳后的处理:1.治疗原发病。2.维持酸碱平衡。3.维持有效循环。4.维持呼吸功能,必要时可用呼吸机治疗。5.防止再度发生心脏骤停。6.防止脑水肿、脑损伤。7.防止急性功能衰竭。8.防止继发感染。

收藏

分享

举报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