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

文学写作理论

上传者:学习一点 |  格式:doc  |  页数:17 |  大小:57KB

文档介绍
水平。膅在欣赏与阅读部分,作者提到了三忌。作者结合李商隐、王维、韦应物、杜牧、杜甫、辛弃疾、温庭筠等人的诗词,论列了纪昀、何焯、张惠言、杨慎、王夫之、王士稹等人的评语之后,进行了逐一的辨析,评优说劣,指出问题之所在,然后道出了自己的看法:蒃一是忌穿凿首先诗词是有寄托的,但不是所有的诗都有寄托。那么怎样去考察诗词是有寄托,还是无寄托的呢?作者指出:首先,“着重写景物,中间插进几句寄托的话,暗示是有寓意的”;其次,“着重写景物,但从所用典故里透露出寓意来”;第三,“从语气和感慨里透露”。在这里,作者为读者探寻寄托指明了门径,使读者少走弯路。由于我国古代有不少传诵的诗词,它的写作年月和写作的时代背景都无从查考,所以为读者所提示的从诗词本身来探求其有无寄托的方法是可取的。羀二是忌执著作者指出,诗和史是不同的,不能用读历史的眼光去读诗词。要破陈执着,避免对涛产生一些不正确的看法。首先,诗是“言近指远”的。“诗是文学,文学的特点是通过个别来反映一般,所谓言近指远,不像史论那样可以作全面论述。言近,讲的是切近的事;指远,反映出一般的较深远的意义。”莇其次,“史是炊而为饭”,“诗是酿而为酒”。历史的特点是如实记载,注意时间、地点、人物所构成的事件。所以,在这里把史比作··炊而为饭,但不变米形”。诗的特点是用形象表现,虽然在诗里也接触到时、地、人和事,但同历史不同,“好比酿而为酒”,粮食的形质尽变。袂第三,诗的说法不同于科学记载。“诗人抒情,运用比喻夸张等法,如t黄河之水天上来’,倘作为科学记载那就不行。同理,诗人借孤鸿来自比,借鸿雁的不栖息在树上,来比喻自己的不肯去投靠人,用的是比喻和拟人手法,所以说,‘拣尽寒枝不肯栖’,我们应当从中体会诗人自喻的用意,不该把诗同科学记载混同起来”。薁三是忌片面读诗词要顾及全面,顾及全人,要顾及诗词人所处的时代,避免对诗的误解。比如有些评家单单摘出陶渊明的

收藏

分享

举报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