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岩土地震稳定性评价拟建场地内无滑坡、崩塌等不良地质作用,场地内覆盖层主要为粉质粘土,不存在粉土与砂土液化、震陷等岩土地震稳定性问题。6.3基础持力层与基础形式场地内覆盖层主要为粉质粘土,厚度0~3.5m,按设计方案,该工程对地基承载力要求不高,场地分为0.0~1.0m、1.0~2.0m、2.0~3.0m三个区域,具体见剖面及平面图。6.4地下水、土的腐蚀性评价本场地内主要分布有粉质粘土,参考相邻地块资料并结合重庆地区经验,场地土层对混凝土结构有微腐蚀;按地层渗透性对混凝土结构有微腐蚀;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钢筋有微腐蚀。本场地地下水受大气降水控制,主要为土层的上层滞水,根据场地周边汇水及排水条件并结合重庆地区经验,场地地下水对混凝土结构有微腐蚀;按地层透水性对混凝土结构有微腐蚀;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钢筋有微腐蚀。6.5地下水作用评价场地地下水多为局部性上层滞水,水量较小,动态幅度大,水质成分由含水介质的性质决定,主要由大气降水补给,受季节、气候影响大。拟建物地基位于地下水位以上,故不考虑地下水对基础稳定性的影响。7结论与建议(1)拟建场地原始地貌为构造剥蚀浅丘地貌,万州向斜东翼岩层呈单斜产出,区内无断层,地质构造简单,岩土层序正常,无滑坡、崩塌、危岩等不良地质作用,水文地质条件简单,岩土体整体性较好,场地总体稳定,适宜该项目建设。(2)拟建场地地表水系不发育。地下水水量主要受大气降水控制,在雨季施工时,应根据实际涌水量采取相应的抽排水措施。场区土、地表水和地下水对钢筋、混凝土及混凝土中的钢筋具微腐蚀性。(3)拟建工程场地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场地地震动峰值加速度0.05g。(4)场地面积较大,按技术要求布置人工钻,对场地覆盖层厚度控制可能不足,具体位置覆盖层厚度可能存在偏差,建议设计采用动态设计,加强施工中的复核。(5)施工时若遇未测的地质情况应及时通知我院,以便派人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