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大大提高了水城旅游参与性。(二)水域历史文化生态游众所周知,许多文人墨客都曾对南昌水进行诗一般的赞美,其中最为知名的莫过于王勃在《秋日登洪都府滕王阁饯别序》书写了“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千古经典。从古至今众多文人墨客通过优美的文字以表达对南昌水的衷爱,这些文字赋予南昌的水更多灵性和韵味,呈现出水精神层面的各种美好想象和浪漫情怀。这对游客具有相当大的吸引力,南昌应复原古诗中描写的“襟三江而带五湖”情景,将市区河流和湖泊串联起来,并精心设计河道区域两岸,让两岸绿树成荫,游客河中泛舟赏鱼,建立实用价值和观赏功能于一身的古代风格的拱桥,再配以主题文化公园元素,如古代式建筑、诗词碑刻、名人雕像。这样不但体现了南昌的文化品位,而且激发了游客的情趣。(三)打造亲水园林水是流动的,无定形的,和山的稳定,形成一个强烈的对比。水中的天空,云影和周围的景色相互映衬,水中的鱼,莲花水百合等,使风景生动鲜活,所以有“山得水而活,水得山而媚”说法。园林不仅有景还可以划船,游泳、垂钓等,还可以调节温度,湿度,改善环境的功能。中国传统文化推崇山水风光与山水融合,讲究亭台楼阁、建筑与山水错落有致。创建南昌亲水性园林,可以利用水资源丰富的特点,突出水文化的主题,建设“水绕城,城中游”花园城市。通过水文化符号,巧妙的将湖、河、岛、桥、水等要素的使用,创造出中国水文化的典范。(四)湿地生态保护游南昌拥有艾溪湖湿地公园、象湖湿地公园、瑶湖郊野森林公园等湿地旅游资源,南昌湿地作为鄱阳湖湿地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生物多样性教育的理想场所。这些湿地是稀有鸟类冬季迁徙的目的地。南昌湿地生态旅游,首先要确定合理的生态承载力、生态功能分区。再次,利用湿地的稀有和濒危物种,开展濒危物种保护的一系列活动,如濒危鸟类认养,零距离接触动物保护和其他形式的活动,增加游客的对湿地的认知度。(作者单位:南昌工程学院工商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