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

毕业设计(论文)-基于AT89C51的纯水机控制系统设计

上传者:塑料瓶子 |  格式:doc  |  页数:29 |  大小:451KB

文档介绍
P1.0和P1.1还分别作为片内精密模拟比较器的同相输入(AIN0)和反相输入(AIN1)。P1口输出缓冲器可吸收20mA电流并能直接驱动LED显示。当P1口引脚写入“1”时,其可用作输入端。当引脚P1.2~P1.7用作输入并被外部拉低时,它们将因内部的上拉电阻而流出电流。P1口还在闪速编程和程序校验期间接收代码数据。(4)P3口:P3口的P3.0~P3.5、P3.7是带有内部上拉电阻的七个双向I/0引脚。P3.6用于固定输入片内比较器的输出信号并且它作为一通用I/O引脚而不可访问。P3口缓冲器可吸收20mA电流。当P3口引脚写入“1”时,它们被内部上拉电阻拉高并可用作输入端。用作输入时,被外部拉低的P3口引脚将用上拉电阻而流出电流(IIL)。P3口还用于实现AT89C2051的各种功能,如下表1所示。P3口还接收一些用于闪速存储器编程和程序校验的控制信号。(5)RST:复位输入。RST一旦变成高电平,所有的I/O引脚就复位到“1”。当振荡器正在运行时,持续给出RST引脚两个机器周期的高电平便可完成复位。每一个机器周期需12个振荡器或时钟周期。(6)XTAL1:作为振荡器反相放大器的输入和内部时钟发生器的输入。(7)XTAL2:作为振荡器反相放大器的输出。表1P3口引脚的功能P3口引脚功能P3.0RXD(串行输入端口)P3.1TXD(串行输出端口)P3.2INT0(外中断0)P3.3INT1(外中断1)P3.4T0(定时器0外部输入)P3.5T1(定时器1外部输入)2.2.3AT89C2051的实物图AT89C2051实物图如图3所示。图3AT89C2051实物图2.3系统软件设计总体分析本系统是以单片机的汇编语言来进行软件设计,为了便于扩展和更改,软件的设计采用模板化结构,使程序设计的逻辑关系更加简单明了。其次阐述各部分程序的流程图和实现过程。系统主程序流程图如图4所示。

收藏

分享

举报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