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

木寨岭隧道地质勘察报告

上传者:hnxzy51 |  格式:doc  |  页数:18 |  大小:174KB

文档介绍
涌水的主要通道,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应做好地质超前预报工作,加强排水设施。Р基岩裂隙水贫水区(II1)РⅡ1区:主要分布在特长隧道的进口端、小沟、大战沟一带。本区泉水流量7~12m3/d。受构造影响,基岩的节理裂隙较为发育、岩体较破碎。计算地下径流模数293.6~372.4 m3/d·km2,单位正常涌水量为769.0~835.3m3/d·km。РⅡ2区:分布在隧道中段。砂岩、板岩、砾岩节理、裂隙不发育-较发育,地下水不发育。但是隧道从河谷底部通过或隧道埋深较小地段地下水较发育,计算该段的地下径流模数79.4~95.97m3/d·km2,单位正常涌水量547.4~744.8m3/d·km。Р(四)地下水补给、迳流、排泄条件Р 隧道区地下水属于典型的渗入-径流型循环系统,地下水的补给来源主要为大气降水、雪融水及地表沟水。隧道区沟谷发育,这些沟谷一般都分别构成一个小的、相对独立的地下水循环系统,山脊、各支沟的分水岭地段为各流域地下水的补给区,各系统之间没有或仅有微弱的水力联系。由于斜坡地形使大气降水、雪融水很快以片流、泉水形式向地表排泄;枯水期地表水虽然也向地下水补给,但由于地表水径流量有限,对地下水的补给量不会太大。Р(五)隧道通过区地表水水化学特征Р 通过地表水、泉水以及公路隧道洞内取样分析,隧道通过地段的地下水水化学特征为:由地表水体的HCO3-Ca型水,向风化基岩裂隙泉水HCO3-Ca·Mg型水转变,最终过渡为基岩裂隙水的HCO3-Ca·(Na+k)型水。矿化度地表水的矿化度为0.185 g/l、风化基岩裂隙泉水的矿化度为0.184 g/l 、基岩裂隙水的矿化度为0.208 g/l。水中不含有侵蚀性CO2,无侵蚀性。Р(六)隧道涌水量预测Р根据水文地质富水性分区及单位涌水量计算,隧道分段涌水量计算结果以及地层构造发育情况,预测结果如下表六:Р 隧道分段涌水量预测结果表表六

收藏

分享

举报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