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中通过感官对事物外部形态的直接的、具体的反映,它包括感觉、知觉、表象三种形式。感性认识的特点是直接性和具体性。Р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是人通过思维对事物内部联系的间接的、概括的反映。它包括概念、判断、推理以及假说和理论等形式。理性认识的特点是它的间接性和抽象性。Р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有着密不可分的辩证联系,首先,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互相依存。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其次,在实际的认识过程中,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又是相互交织、互相渗透,感性中渗透着理性的因素,理性中渗透着感性的因素。Р割裂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就会走向唯理论和经验论,会犯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的错误。Р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必须具备两个基本条件:一是勇于实践,深入调查,获取十分丰富和合乎实践的感性材料;二是必须经过理性思考的作用,将丰富的感性材料加工制作,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才能将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Р从认识到实践: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第二次飞跃)Р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是一个在实践中检验认识的过程,理性认识只有回到实践,才能使认识受到实践的检验而得到修正、补充、丰富和发展。Р认识过程中的理性因素和非理性因素Р理性因素:指导作用、解释作用、预见作用Р非理性因素:动力作用、诱导作用、激发作用Р认识过程的反复性和无限性Р第二节真理与价值Р真理的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Р真理的客观性Р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真理的标准是客观的。Р主观真理论有两种典型表现:马赫主义认为真理是“思想形式”,是“社会地组织起来的经验”,凡是多数人承认的就是真理;实用主义认为“有用即真理”,把真理的有用性和真理本身等同起来,它们共同的错误都是否定真理的客观性。Р真理的客观性决定了真理的一元性。Р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及其辩证关系Р真理是个发展过程,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这是真理问题上的辩证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