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

上海高考涉及的所有物理史实

上传者:梦&殇 |  格式:doc  |  页数:2 |  大小:33KB

文档介绍
科学家泊松:观察到光的圆板衍射——泊松亮斑。Р6、1895年,德国物理学家伦琴:发现比紫外线频率还要高的电磁波——X射线(伦琴射线)。具有很强的穿透本领,能使荧光物质发出荧光,还能使照相底片感光。高速电子流射到任何固体上都能产生这种射线。Р 7、法国物理学家贝克勒尔:发现天然放射现象,说明原子核也有复杂的内部结构即原子核也是可分的。Р8、1900年,德国物理学家普朗克:解释物体热辐射规律时提出电磁波的发射和吸收不是连续的,而是一份一份的,把物理学带进了量子世界。Р9、爱因斯坦:在德国物理学家赫兹首先发现“光电效应”实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光子说”,成功地解释了光电效应规律。Р 10、英国物理学家汤姆生:利用阴极射线管发现了电子,说明原子可分、有复杂内部结构,并提出原子的枣糕模型。Р11、英国物理学家卢瑟福为了验证汤姆生提出的原子结构模型做了著名的“α粒子散射实验”。实验结果:①绝大多数α粒子穿过金箔后,跟原来的运动方向偏离不多(平均2°一3°)②少数α粒子产生较大的偏转③极少数α粒子产生超过90°的大角度偏转,个别α粒子被弹回。据此卢瑟福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由实验结果估计原子核直径数量级为10 -15 m 。Р12、英国物理学家卢瑟福:用α粒子轰击氮核,第一次实现了原子核的人工转变,并发现了质子。Р13、美国物理学家密立根:测出元电荷的电量 ,即著名的“密立根油滴实验”。Р14、法国物理学家德布罗意:预言了一切微观粒子包括电子、质子、和中子都具有波粒二象性。Р15、查德威克:在α粒子轰击铍核时发现中子,由此人们认识到原子核的组成。 其用中子轰击石蜡打出了质子。Р16、1971年国际计量大会规定的7个基本单位:长度:米(m ),质量:千克(Kg),时间:秒(s),电流:安[培](A),热力学温度:开[尔文](K),物质的量:摩[尔](mol),发光强度:坎[德拉](cd)。

收藏

分享

举报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