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

高考志愿填报体制的博弈模型

上传者:徐小白 |  格式:doc  |  页数:17 |  大小:0KB

文档介绍
(情形2(3))的结果是完全相同的):Р第一,对于只允许填报一个志愿的三种制度的均衡结果,几乎不存在帕累托改进的制度安排,也即没有具有“弱效率”的填报机制:无论在何种参数范围下,从一种填报机制向另一种填报机制转换,高能力考生和低能力考生的收益不可能同时增加。唯一的例外是当两个人对两所学校的评价都相差很大时,特别是低能力考生填报好学校的激励足够大到超过风险,他们填报志愿发生最为激烈的冲突,使知分报(以及允许填报两个志愿的所有三种制度)成为两人共同的最优选择。Р第二,和知分报相比,估分报和考前报的均衡结果都有可能达到“强效率”标准。这一般发生在考生2对差学校评价较高,因而其“投机”的激励可能小于风险。Р第三,当高能力考生的发挥失误率下降时,三种填报机制都趋向于“强效率”标准(无论低能力考生失误率如何)。不过,估分报制度的“收敛”速度似乎是最快的。Р三、对称情形Р 下面将上述两人博弈的一般情形中的一个特殊情形加以讨论。这个特殊情形包含两个附加条件。首先,假定两个人对两所学校的评价是完全相同的,即:Р (7)Р其次,假定两个人的失误率也是相同的,即:Р (8)Р特别提到的,这两个假设可以引申到“连续分布”的大量考生的情形。此时,存在竞争关系的考生能力一般比较接近,所以他们对学校的评价r也比较接近。此外,因为考生的失误率δ和其“正常”成绩不同,是由考生的“非智力”因素,如性格等决定的。有理由认为在大量的或相近考生之间不存在系统性的差别。注意到对于任意的,总是成立的,因此我们附加的对失误概率的限制条件在此就是多余的。Р 重新考虑上述两人模型。显然,在“完全填报”(可填2个志愿)的情形1下,博弈均衡对参数完全没有敏感性,结果也就没有变化;与此相同的则是“限制填报”(只填1个志愿)下的知分报机制。而限制填报下的考前报和估分报机制则有所不同。Р 考前报。注意到,或者说,只有三种情形是可能的:

收藏

分享

举报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