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阻力,桩基埋深较大,为安全起见,桩基采用钻孔灌注桩,混凝土标号C30。Р 标准段上部结构计算Р 上部结构施工及运营阶段的静力计算采用Midas Civil 2006进行计算。因箱梁宽度远大于其跨径,且荷载传递路径为桥面板—横梁—纵梁—下部结构,因此上部结构不能采用杆系结构而是空间梁格模型计算。模型支座建立在桥墩顶,箱梁截面顶面对齐,支座与对应点弹性连接。取箱梁腹板为纵向梁肋,虚拟纵梁模拟悬臂边及在实纵梁间加密;横梁均为实际横向梁肋位置。梁格模型见图4。Р Р 图4 标准段5跨一联计算模型Р 施工阶段按一次落架计算。成桥运营计算包括恒载、活载、支座沉降、整体升降温度及温度梯度等工况,按规范进行最不利荷载组合。Р 计算参数:温度荷载为整体升温20℃,整体降温20℃,温度梯度为箱梁顶板升温14℃及顶板降温7℃。不均匀沉降按5 mm计算。Р 纵梁计算结果: 持久状况正常使用极限状态,长期组合最小正压应力1.47MPa,最大正压应力7.95MPa,短期组合最小正压应力1.49MPa,最大正压应力9.88MPa,主拉应力0.58MPa;持久状况压应力10.61MPa<0.5fck,满足规范要求Р 横梁计算结果:持久状况正常使用极限状态,长期组合最小正压应力0.37MPa,最大正压应力3.53MPa,短期组合最小正压应力0.36MPa,最大正压应力3.74MPa,主拉应力0.72MPa;持久状况压应力5.04MPa<0.5fck,,满足规范要求。Р 结语Р T2站前高架桥面宽度大,桥墩因避开地铁布置横向间距达26m,这两点是该桥的特点也是设计和施工的难点。通过分析荷载的传递途径,确定上部结构形式,并通过计算确定结构的尺寸及预应力布置,使该桥上下部构造结构尺寸合理、美观,成为T2航站楼的一个亮点。Р 作者简介:韦杰鼎(1977-),男,工程师,2008年毕业于同济大学桥梁工程系,工学硕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