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

《唐诗三百首中》的爱国诗

上传者:火锅鸡 |  格式:doc  |  页数:2 |  大小:15KB

文档介绍
依旧不改;城郭春景,遍地树长草深。感伤时势,花儿也都落泪;怅恨别离,鸟儿也会惊心。春来三月,战火仍然未断;消息阻隔,家信价值万金。发愁搔头,白发越搔越短;稀疏寥落,簪子都难别紧。这首诗原本就很容易理解,再经过这样一析,即使是孩童也都可以领会杜甫满腔的忧国之情了。Р杜甫是爱国的,被拘禁时仍为国心忧;同时他也是爱民的,在颠沛流离之时仍心系天下百姓Р——“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就是最真实的情感流露!Р 最后,再让我们搜寻一下晚唐时杰出的爱国诗人,让我记忆深刻的是那位兵家诗人——杜牧。杜牧是一位奇士,他能文能武,能诗能政。他虽风流倜傥,却也不失忧国之心。他是一位久经历练的地方官,对于社会现实多有体会,对于时政也有他自己的看法。就在南京的秦淮河边,他写下了那首经久流传的《泊秦淮》:Р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Р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Р金陵曾是六朝都城,繁华一时,目睹如今的唐朝国势渐衰,统治阶级荒淫腐败,终是无法避免重蹈六朝覆辙。耳中再听着隔江传来的亡国之音《后庭花》,不禁产生时代兴衰之感。“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两句,从表面上看似乎是批评歌女,而实际上是有感于晚唐国势衰微,世风日下的社会现状,批评那些沉溺于歌舞升平而不知亡国将至的统治者。一个“犹”字充分显露出诗人的批判之意,忧虑之情。Р从古至今,传达爱国情怀之诗大多夹杂忧国之思,例如前面提到的陈子昂、杜甫、杜牧,诗人们希望通过写诗来表达对国家现状的担忧以引起统治阶级的注意,抒发他们的爱国情。大唐王朝有许多杰出的爱国诗人,他们留下了许多优秀的爱国诗,我无法一一列出,而我所列举的这些也只不过是这其中的代表。《唐诗三百首》这一诗集中也没有将其全部收整,那些让我们时刻缅怀的诗人以及那些值得我们深究的诗都游走在文化的殿堂里静待你去探寻!

收藏

分享

举报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