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

沙家浜导游词

上传者:似水流年 |  格式:doc  |  页数:18 |  大小:30KB

文档介绍
在苏州伏法。Р当年从沙家浜芦苇荡里养好伤走出来的“江抗”部队后改编为新四军六师十八旅。这支部队在解放战争中是华东野战军第一纵队,参加了鲁南、莱芜、孟良崮、豫东、淮海、渡江、解放大上海等重大战役,转战南北,屡建战功。1998年8月长江暴发特大洪水。济南军区20集团军54651部队即“沙家浜团”,奉命驻守长江大堤石首段。江抗在东进过程中,部队节节胜利,最后在阳澄湖畔与常熟抗日武装胜利会师,开始了抗日斗争。1939年秋天,江抗遭到国民党顽固派的军事挑衅。为顾全大局,江抗奉命西移,在沙家浜地区留下了以夏光为首的36名伤病员。这就是人们常说的“芦荡火种”。这些伤病员以青纱似的芦苇作天然屏障,依靠地方党组织和无数阿庆嫂、沙奶奶式的人民群众,与日伪顽展开了不屈不挠的斗争,谱写了一曲曲军民鱼水情深的歌。他们从一个排发展到一个连、一个营、一个团、一个旅,1941年2月“皖南事变”后,这支部队被编入六师十八旅。Р广场群雕是由主雕、柱雕、浮雕三个部分组成。我们先来看这些不规则柱雕,共有18根。它们代表了京剧《沙家浜》中的18棵青松,象征了当年的36个伤病员。现在我们看到的雕塑形状各不相同,从这些雕塑,可以想象当年的伤病员受伤的程度和部位。讲到这里也许有人会有疑惑,新四军伤病员究竟是十八位还是36位?实际上当时留在这里的新四军伤病员确实有36位,但因为考虑到舞台上站不下那么多人,就浓缩成了18位。Р大家请看这座大型花岗岩雕塑,它高6.5米,重60吨,是沙家浜的标志。雕塑的正前方是郭建光和阿庆嫂。还有三位是新四军战士、民抗队员和正在撑船的沙四龙,沙四龙是沙奶奶的儿子。主题雕塑周围留有大片水区,一直向前奔腾而去。新四军军歌中有这么几句歌词:??八省健儿汇成一条抗日的铁流,东进、东进,我们是铁的新四军!这样的设计,既增加了江南水乡的特色,也表示新四军东进把抗日的怒火汇成一条铁流,冲向日寇,最后赢得胜利。

收藏

分享

举报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