析,直接发现可能引起失实的疑点和破绽。РA、内容分析——是否前后矛盾?是否不合情理?是否非常奇巧?是否含糊其辞?РB、信息来源分析——信息的出处是否权威、可靠?作者的身份与稿件内容是否相对应? РC、写作时间分析——事实发生时间与稿件写作时间是否相对应?РD、作者分析——分析作者是否具备采写稿件的条件Р核对法,就是借助工具书或有关资料,查对稿件所写的事实;Р调查法,就是直接向当事人和有关人员调查询问稿件中所写到的事实。Р派人实地调查;电话了解;信函了解。Р三种方法各有各的用处,而分析法更是编辑最常用的方法。有些稿件所写的内容,无需调查与核对,通过分析就可直接发现其中的破绽; Р第二节、观点的修正Р新闻价值分析Р一、时间——时效性(147)Р 稿件发表的时间与新闻事实发生的时间越靠近,新闻价值越大Р例:《中国青年报》记者贺延光在1998年抗洪抢险中关于九江段4号闸附近决堤的报道Р二、新意——新鲜性(148)Р1、所报道的事实本身是新鲜的。Р2、选取的报道角度是新鲜的。Р3、相比较而言是新鲜的。Р三、重要——(151)Р新闻报道的人物或者事件在受众当中产生的影响。新闻报道的事件或现象对社会产生的影响越大,新闻价值越大。Р事实影响人的多少Р事实对人和社会影响的时间长短Р事实影响空间范围的大小Р事实影响人们实际利益的程度Р四、接近——(151)Р 地理上的接近:新闻报道的事件或现象在地理上与读者越靠近,新闻价值越大(地理上的接近)Р 心理上的接近:新闻报道的内容越能在心理上激发读者的兴趣,新闻价值越Р五、显著——(153)Р 是指新闻人物和新闻事件具有引人注目、非同一般的意义。新闻中的人物、地点、事件越著名,新闻价值越大。Р西方的公式:Р 平常人+平常事= 0;Р 不平常人+平常事= 新闻;Р 平常人+不平常事= 新闻Р 不平常人+不平常事= 好新闻Р 新闻的社会效果分析(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