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工业的蓬勃发展,服装成衣不断高档化,而刺绣工艺的引入正是充分体现了这种高档化的诉求。传统刺绣由于周期长、工艺水平参差不齐,越来越不能满足工业化发展的需要,而绣花机的诞生使刺绣品的大批量生产变为现实。Р1828年,约书亚·埃尔曼(Joshua Heilmarl)生产了第一台手摇式绣花机。到20世纪60年代,电脑绣花机开始大规模普及,世界绣花机行业走过了100多年的历史。我国的电脑绣花机起步比发达国家晚,大约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但发展非常迅速,短短的30年时间,绣花机产量已经达到全世界的一半以上,主要品牌有富怡、北方天鸟、浙江飞亚等。Р早期的绣花机是在普通缝纫机的基础上,去掉送布系统(压脚与送布牙),换上一个带小圆孔的底板,然后手持被绣框绷紧的布,在缝纫机针离开布料的间隙,前后左右摆动完成绣花作业。这实际上也是所有当代绣花机械的基本工作原理。Р电脑绣花机是随着电子、计算机、精密机械的发展和应用,在电脑缝纫机的基础上产生并成熟起来的一种高自动化、高生产效率的光、机、电相结合的机电一体化的刺绣设备。电脑绣花机可将用户的需要,通过电脑打版生成绣花机可以识别的信息,从而完成对织物的刺绣。Р随着电脑绣花机的出现,用于花样设计的电脑绣花打版系统也应运而生,仅有好的电脑绣花机还不行,必须有优质的打版系统才能产生良好的图案针迹数据。早期的花样设计系统非常原始,系采用纸带进行数据储存,打版、修改、输入绣花机都非常困难。微机出现后,电脑绣花打版系统有了长足的发展,尤其是Windows的出现,使电脑绣花打版系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设计人员从繁重的劳动中解脱出来,绣花图案的设计针迹更加精确、功能更加完善、操作更加方便。这方面的代表就是:富怡电脑绣花图艺设计系统。把绣花设计和画图充分地结合在一起,设计人员可以更加专注于图案的构思、创造,而不必把过多精力用到如何操作上。Р结论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