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为基础,通过编程,可以执行诸如逻辑判断,顺序控制以及定时,计数,运算等功能,并通过数字或模拟I/O组件控制机械设备。目前,PLC已经是完全微型计算机化的工业产品,因其方便适用且高度可靠,在自控领域越来越受重视。与传统的继电器控制相比,PLC控制系统体积小,可靠性高;更易使用和维护,且能在工厂环境下进行编程;便于扩充和修改功能,又具有向中央数据采集系统传递信息的能力;通过接插件,所有输入端点能直接和工业现场的开关、接点直接相连,所有输出端点能直接驱动继电器、电磁阀、电机启动器的线圈等。Р它的发展大致经历三个发展时期:Р形成期(1970—1974)早期的PLC采用小规模的IC构成专用的逻辑处理芯片(CPU),采用机器语言或汇编语言编程,仅有逻辑控制指令,控制点少,功能简单,并没有获得广泛重视。Р成熟期(1974—1987年)随着单电源的8位处理器的出现,在小型化、高可靠性多功能及价格等方面,PLC的研制和应用水平有了飞速发展和提高。PLC开始具有了多个CPU,设置定时器、计算器并有了算术运算功能。Р加速发展期(1978年以来)从70年代末到80年代,PLC的应用和制造呈现了蓬勃发展的趋势。一方面研制出了高性能不同规模的PLC网络系统。另一方面也生产一般机械加工逻辑控制而价格较为便宜的微小型PLC,对PLC普及及应用起了重要推动作用。Р2.1.2 PLC工作原理及其特点РPLC的工作原理Р 各种PLC都采用循环扫描的工作方式,具体的工作过程大同小异。现以Siemens S7200系列PLC为例说明其工作过程:PLC上电以后,首先进行初始化,然后进入循环扫描过程。一次循环扫描过程可归纳为公共处理、程序执行、扫描周期计算处理、I/O刷新和外设端口服务五个工作阶段,一次循环扫描所用的时间称为一个工作周期,其长短与用户程序的长短以及PLC本身性能有关,具体数量为毫秒级。典型值为几十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