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用活性污泥法对污水进行处理以达到排放标准。Р2.2.4活性污泥主要工艺评述Р 自1917年在英国的曼彻斯特和美国的休斯顿分别建造了处理能力为946m3/d和378m3/d的活性污泥法处理厂并进行投入运行以来,随着微生物和细胞学在污水生化处理上的应用,人们开发了不少新工艺,主要有普通活性污泥法工艺、厌氧—好氧活性污泥法工艺、间歇式活性污泥法工艺、AB法工艺和氧化沟工艺,下面做简要评述:Р普通活性污泥法工艺Р 该工艺技术成熟、运行经验丰富(欧美国家在20世纪80年代前建造的城市污水处理厂基本上都采用普通活性污泥法工艺)。但该工艺构筑物及设备相对较多,污泥消化工程投资较大;活性污泥易膨胀,耐冲击差,不具备脱氮和除磷功能。Р厌氧—好氧活性污泥法工艺(A/O或A2/O)Р 该工艺最主要的变革是将厌氧状况组合到活性污泥法中(简称为A/O或A2/O),该工艺特点是在去除BOD的同时能有效地去除氮、磷营养物质,但是,其一次性投资大,运行控制难度高。Р间歇式活性污泥法工艺(SBR)Р 该工艺最主要的变革是将连续运行的活性污泥法改变为间歇运行。如果说连续式推流曝气池是空间上的推流,那么间歇式活性污泥法则是时间上的推流。该工艺特点是处理构筑物简单,不需要设置沉淀池、回流污泥泵等装置,也不易产生污泥膨胀,同时可以实现单体内生物脱氮除磷的目的。但是存在着机械设备较多、曝气易堵塞的弊端。Р吸附生物降解工艺(AB法)Р 该工艺最主要的变革是在传统两段活性污泥法(Z-A法)和高负荷活性污泥法的基础上突破的。该工艺与单级活性污泥法传统相比,微生物群体处在完全隔开的两个系统内,使处理效果更佳和更稳定;对于一个连续的工作A段,从外界连续不断地接种具有很强繁殖能力和适应环境变化能力的短世代原核微生物,大大提高了处理工艺的稳定性。因此其特点是A段负荷高,抗冲击负荷能力强,但A段的污泥产量较高,给污泥处理增加难度。